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仙来居伴奏网

 找回用户名密码
 註@冊
查看: 10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情] 北宋商战狙击敌国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UID
264651
帖子
6378
主题
4865
金币
5531
激情
2154
积分
6199
注册时间
2008-6-12
最后登录
2013-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7 12:56: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北宋对于辽和西夏,军事上的“阳痿”众所周知,但它在没有硝烟的战争——商战中收放自如,成功的狙击了敌人。
         和汉唐惯用的“打不过人家,就通过做老丈人和大舅哥来换取和平”的和亲策略不同,北宋主要用金钱或物资来换取和平。北宋和辽国签订了《檀渊之盟》,协定每年贡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各守疆界,互不骚扰。打了胜仗还要“请客送礼”,表面上看是吃了大亏,实则不然:如果继续打仗,不但百姓的不到安宁,社会经济无法发展,而且每年的军费开支就是“岁币”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值得注意的是,北宋和辽国签订《檀渊之盟》时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协议:双方在边境设立榷场(即市场),开展自由贸易。辽国地处北方,物产丰富,畜牧业发达。辽国的原材料与羊、马、骆驼等不断输入北宋,北宋的铁器、瓷器、丝绸、茶叶、稻米则不断输入辽国。在经贸往来中,原材料PK手工制品,胜负已没有悬念:辽国赔光了所收的“岁币”,年年还得倒贴。后来聊过陷入两难的境地:继续向北宋出口马匹,北宋会用这些马匹装备骑兵——在冷兵器时代,高机动性的马匹是步兵的噩梦,聊过能得到这些“岁币”,靠的不就是这些“尖端武器”?可是,不向北宋出口马匹,又实在没有东西可卖,辽国的GDP生生被这场贸易战拖垮。
        北宋与西夏签订的协议中,则没有贸易这一条。元昊多次派使者到宋朝,请求开放边境地区的互市,宋朝才在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县)和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市)设置了两处榷场。北宋对与西夏进行贸易不感冒的原因,综合分析,大概有三个方面:其一、西夏地处西北沙漠,土地贫瘠、物产不丰富,缺乏北宋所需的原材料;其二、人口稀少,消费水平也低,北宋无法制造贸易顺差;其三、西夏制盐业有一定的规模和水平。
        盐是生活必需品西夏滩盐蕴藏量丰富,地里一抓就是一把。用“一本万利”形容制盐业并不过分。一业兴,百业起,盐业兴旺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西夏凭此就有成为新兴经济体的可能,这正是北宋所忌惮的。所以即使双方勉强开了集市,协议中却规定,西夏滩盐属于违禁品,不在交易之列。这样,西夏的拳头产品就如蛟龙困于浅池、猛虎落于平川,无法做大做强,为GDP的发展壮大做贡献。
        北宋统治者打仗不是行家,抓“钱袋子”却是里手。借助贸易手段,北宋屏蔽了辽国强大的军事实力,之后辽国为财政窘迫所困,一直没能再有所作为,最终没打赢北宋。西夏则在宋、金、辽等大国的阴影下惨淡经营,夹着尾巴做人,根本没有真正的话语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北宋借助贸易手段实现了曲线救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联系微信QQ:5087708 Email:5087708@qq.com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友上传分享,仅供试听,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