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仙来居伴奏网

 找回用户名密码
 註@冊
查看: 183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随心而语·论文·情感伤疤》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UID
84486
帖子
230
主题
48
金币
180
激情
18
积分
223
注册时间
2005-6-6
最后登录
2015-1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3 14:12: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随着一声『财神爷爷到』,从天上掉下一滴甘露正好落在你的嘴唇上!
你在恍惚中看见了2两黄金。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你的肉体受到损伤(比如说手臂被划破)时,你的身体会形成疤痕组织,它比原来的肌肉更坚韧,更粗糙。疤痕组织的目的是形成有保护作用的表皮或外壳,是有效地保证同一地方不再受伤害的自然方式。如果一只不合脚的鞋摩擦你脚上皮肤,一开始的结果是痛的感觉,如果继续摩擦这个部位就形成一个茧子,一层保护的外壳。这是防止进一步的疼痛和损伤的自然保护法。
      然而,我们在受到感情上的伤害时,往往也采取同样的方法,形成一种感情上的或精神上的“疤痕”来保护自己。我们很可能变得心肠冷酷,对外界冷漠,收缩到一个保护壳里去。
      很多人身体并没有受过伤,只是在内心留有情感的伤疤,它同样也会对性格产生影响。这些人过去受过某个人的伤害,为了防止再受到这方面的伤害,他们形成了精神上的厚茧和情感上的疤痕来保护自我。然而,这种疤痕组织不仅“保护”他不再受原来那个人的伤害,也“保护”他防范其他一切人。一道情感上的高墙就此建立起来,不论是敌人还是朋友都不能通过。
      就像脸上有伤疤的人一样,过分地防范原来的伤害,可能使我们更容易受伤害,而且甚至在其他部位受伤更重。我们筑起一道高墙来防范某个人,却隔断了我们与其他一切人的联系,也把我们同我们的自我隔绝起来。感到“孤独”或者与其他人缺乏接触的人,同样会感到与真正的自我、与生活失去了联系。
      感情伤疤对于我们的自我还有一种反作用,它们使人形成一个残缺而丑陋的自我意象,那是一个不为其他人所喜爱和接受的形象,一个不能与世界上的人和睦相处的形象。
      情感伤疤妨碍你创造性地生活,妨碍你成为A.W.柯布斯博士所说的“自我实现的人”。柯布斯博士是佛罗里达州教育心理学教授和顾问,他认为,每一个人的目标都应当是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这种人不是先天造就的,而是经过努力达到的。自我实现的人具有下列特征:
1、他们把自己看作是受人喜欢的、有人需要的、大家都接受的、有能力的人。

2、他们高度承认具有本来面目的自我。

3、他们觉得自己和他人是一致的。

4、他们有渊博的学识。

      的人不仅有一个谁也不需要、谁也不喜欢的、没有能力的自我意象,而且还把他所生活的世界想象为一个充满敌意的地方。他同这个世界最基本的关系是一种敌对关系,他同其他人的来往不是建立在给予与接受、互相合作、共同享受之上,而是建立在压倒、击败、防范等观念之上。他对别人和对自己都不会有仁慈之心。挫折、侵犯他人和孤独是他所付出的代价。
      那么我们如何避免在感情上的伤害呢?在这里我倒有几个建议:

1、使自己强大到不受威胁的程度。

2、自信和负责的态度使你无懈可击。

3、轻松地避免情感上的伤害。

      我们能够防止感情上留下伤疤,但是对于在过去已经形成的情感上的伤疤——往日的伤害、怨恨、懊悔、愤怒——又该怎样处理呢?一旦形成感情上的伤疤,只有一种可行的方法,那就是动手术消除它,就像消除肉体的伤痕一样。
      要除去旧的感情伤疤,你自己就可以动手。你必须是自己的整容医生——给你自己施行精神上的美容手术。手术的结果将会带来新的生活、新的活力、新宁静和快乐。
      我们说情感上的美容手术和利用“心理外科”绝不仅仅是一种比喻。
      旧的感情伤疤不能靠医术或药剂治疗,只能被“切除”,完全放弃,彻底消灭。很多人用各种药膏或油脂来涂抹往日感情的伤口,但是不起作用。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妻子发现丈夫不忠,经过她的医生劝告之后,她同意“原谅”他,因而既没有跟吵闹,也没有离开他。从一切外在举止上看,她是一个“尽了责任”的妻子:她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每顿饭也准备得很周到,等等。但是,她用很多巧妙的手段,用她冷酷的心,用炫耀她道德上的优越感来破坏他的生活,使他整天像呆在地狱里一样。丈夫抱怨时,她就回答说,“噢,亲爱的,我虽然原谅了你,但是却无法忘怀。”她的这种“原谅”给他带来的是一种痛苦,因为她意识到,这种原谅不过是证明她在道德上胜他筹。假如她拒绝给予这种原谅并且离开他,也比现这样对他更宽容,同时自己也会更幸福。
      亨利·华德·比切尔说:“‘我能够原谅,但我不能忘却’,这句话其实就等于‘我不原谅’。原谅应该象一张注销的票据,撕成两半,烧掉它,使它永远不对某人不利。”真正的、彻底的原谅就是被遗忘的,它是一把手术刀,可以刮去旧日感情创伤上的脓水,使伤口愈合,并消除疤痕组织。不完全的或非真心的原谅,效果还比不上面部施行的不完整手术。伪装成原谅,把它当作一种责任,其效果无异于一种假的整容手术。
      你应该忘掉你的原谅,同时忘掉被原谅的错误。铭记在心的原谅和耿耿于怀的原谅都会使你试图治愈的伤口重新感染。如果你对自己的原谅过于骄傲,或者过份放在心上,你很容易觉得别人被原谅而欠你什么。如果觉得你原谅他欠你的债,于是他就等于欠了你另一笔债;就好像一家信贷公司的职员,他们勾销了一张借据,可是每隔两星期又让人立下一张新的借据。
      对于原谅,普遍存在着各谬见,它的治疗效果一直没有得到更多的承认,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真正的原谅很少出现。比如说,很多作家告诉我们,原谅可以使我们更“美好”,却很少有人劝我们原谅别人而得到自己的快乐。另一种误解认为,原谅可以使我们地位更优越,甚至是压倒敌人的一种方法。这种思想往往出现在很多俏皮的警句里,比如,“不要只想‘报复’,原谅你的敌人就可以胜过他。”已故的坎特伯雷大主教狄罗逊告诉我们,“当对方有伤害之心时,我们则以仁慈对他,这是我们对他人所能取得的最光荣的胜利。”这不过是以另一种方式说:原谅本身可以作为一件有效的报复武器。原谅的确可以报复,然而,报复性的原谅并不等于治疗性的原谅。治疗性的原谅对于错误是要加以根除和消灭,使它像是从来不曾存在过一样。治疗性的原谅就像一种外科手术,让我们痛痛快快地放弃怨恨。
      让我们这样来想:首先,“过错”应当被视为一种不希望出现的事,而不是一件希望出现的事,特别是我们对过错的憎恶感。一个人在真正同意截肢之前,他必须明白这只手臂没有保留的必要,它是一种不需要的、毁坏性的和威胁性的东西。
     在面部整容中没有局部、暂时或半途的措施,疤痕组织被完全地切除了,伤口只能平整地愈合,而且必须注意面部每一个地方都要恢复受伤以 前的状态,就像从来没有受过伤一样。我们用自责、后悔、懊丧来敲打自己的头脑。我们用自我猜疑来打倒自己,用过分的负罪感来撕碎自己。悔恨和懊丧是想在感情上永远生活在过去。过分的负罪感是想把过去我们做错的事或以为是做错的事改正过来。
      情感只有在帮助我们对目前环境中的某种现实作出相应的反应时,才算得到了正确和适当的使用。既然我们不能生活在过去,我们就无从对过去做出情感上的适当的反应。就情感的反应来说,过去只能一笔勾销、封闭起来或者彻底忘掉。我们不必以这种或那种迂回的方法采取“情感的立场”,这样只会使我们沉溺在过去中迷失方向。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方向和现在的目标。
      我们需要认清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否则就不能纠正方向,“引导方向”也就不可能。但是,因为自己的错误而憎恶或者谴责自己却是毫无益处的。
      在考虑我们自己的错误(或别人的错误)时,应当把错误视为我们干过的或没有干过的事情,而不应当以为错误使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考虑问题才有益处,才符合现实。
      实,我们所犯的错误中最大的,是把自己的行为同“自我”混淆起来……并且得出结论说,因为我们干过某种事,就使我们成为某种人。如果我们能看到,错误仅仅与我们的行动有关,我们的思想就澄清了。为了现实起见,我们在描述错误的时候应该使用说明动作的动词;而不是使用说明存在状态的名词。
      比如说,“我失败了”(动词形式),只不过是承认一个过失,有助于将来的成功。但是,说“我是个失败者”(名词形式),并没有描述你所做过的事,只是表明你认为错误造就了你。这样做与学问无关,却把错误“固定”下来,使它成为永久性的。这个理论在临床心理实验中反复得到了证明。
      我们似乎会承认,所有的孩子在学走路时都会偶然跌倒。我们说他“跌倒”或者“绊倒”了,而不会说他是个“跌倒的人”或者“绊倒的人”。
      然而,很多家长却认识不到,所有的孩子在学说话的时候,也会犯错误或者“不流畅”,例如犹豫、口吃、重复音节和单词,等等。一个急躁、担心的家长一般会得出结论说:“他是个结巴”。这种态度或判断指的不是孩子的行为,而是孩子本身,如果感染到孩子,他也会认为自己是个结巴。他学到的东西固定下来,口吃的习惯就可定型了。美国研究口吃最著名的权威温德尔·约翰森博士认为,这种情况正是口吃产生的原因。他发现,非口吃儿童的父母比较喜欢使用描述性语句(“他不说话”)。而口吃儿童的父母则往往用判断语句(“他不能说话”)。约翰森博士说:“我们一点点地领悟到被人们忽略了好几个世纪的关键。由于过于急躁而不熟悉正常人学习说话过程的家长硬说孩子口吃,有口吃毛病的孩子越来越多。看来,最需要了解情况和接受指导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是听者而不是说话者。”K·邓拉普博士花了20年时间研究人的习惯,习惯的形成与纠正、习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他发现,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一切“坏习惯”,包括坏的感情习惯。他说,最根本的问题是,患者应当学会停止责怪自己、谴责自己,为自己的习惯感到悔恨——如果他想纠正这些坏习惯的话。他发现,因为患者做过或正在做某种错事而得出“我毁了”或者“我没有价值”的结论是特别有害的。
     所以,应当记住,“你”只造成错误,而不是错误把你变成某种人。
     这里我们提出对自己进行“精神面貌修整”,这决不是卖弄文字。它可以使你进入更丰富的活动,具备更充沛的活力,使你具有青春的“素质”。你实际上会显得更年轻。有些男人或女人在去掉了往日情感的疤痕之后,容貌上明显地年轻了5到10岁。看看你周围的人,你所认识的超过40岁的人中,哪些人显得很年轻?哪些人性情乖戾?哪些人满腹牢骚?哪些人悲观失望?哪些人愤世嫉俗?又有哪些是开朗、乐观、善良的人?
     对别人或者对生活满怀怨言,可以使人年老背驼,就像肩膀上负着重担造成的后果一样。带有情感伤疤、满腹牢骚的人生活在过去这正是衰老的特征。年轻的态度与年轻的精神可以抹去心灵和面容上的皱纹,使眼睛充满光亮,使你看到未来,对未来充满无限希望。
      因此,为什么不对自己做一个整容手术呢?你自己动手所需要的是:准备放松消极张力以防止伤痕,准备消除旧疤痕所用的治疗性“原谅”,准备一个坚韧(但不坚硬)的外皮,准备创造性地生活,准备受一点伤害,准备未来的憧憬而不是对过去的怀念。
      如此高节奏的社会,令人们十分普遍地使用镇静药物。它依靠一种“雨伞效应”带来内心的宁静和安定,减轻或消除“紧张症状”。就像一把雨伞为我们防雨一样,各种镇静剂在我们与刺激物之间张开一首“心理的屏幕”。
      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镇静齐怎样张开这把“伞”,但是却能理解它为什么会带来宁静。镇静剂的作用在于它们大大地减少或者完全消除我们自己对外在刺激物的反应。镇静剂并不改变环境,产生干扰的刺激物仍然存在,我们在理智上仍能认识它们,但是镇静剂使人决不会自动地对它们作出反应了。
      我们每个人的感情不取决于外在之物,而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态度和反应?镇静剂为这种说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它们在物质上减轻或缓和我们对否定反馈的过分的反应。
      其实,过分的反应是一种可改正的坏习惯。让我们假设,你正静静地坐在房间里读一本书,突然,电话铃响了,出于习惯和经验,这是一个“信号”或刺激物,你已经学会了服从它。你不假思考,不需作有意识的决定就会它作出反应。你从舒适的座位上跳起来,匆匆向电话机走去。外界刺激物有“运动”你的效力。它改变了你的心理“位置”,或者自决的行为方向。你本来想在那里静静地坐一小时,轻轻松松读一会儿书。你本来在心里作好了安排。现在,这一切都被你对环境中的外在刺激物所作的反应改变了。
      当然这里不是说,你不一定非要去接电话,你不一定非要服从不可。如果让你选择,你完全可以不理会电话铃声,继续在那里轻松地、平静地坐着,保持你自己原来安排好的状态,只要拒绝对信号作出反应。将这幅图像清晰地铭记在心里,因为它能帮助你克服外在刺激物对你的干扰力。想象你静静地坐在那里,任凭电话铃响个不停,无视它的信号,不接受它的命令。虽然你知道它,却不理睬它,不服从它。还要在心里记住一个事实:外在信号本身对你没有支配力。过去你服从它、对它作出反应,那仅仅是出于习惯。如果你希望的话,可以形成一种不予反应的新习惯。
      还要注意的是,你不反应不是指你“正在做某种事”,正在作出努力,坚持抗拒反应,而是指你“什么也不做”——只是浑身放松、你继续放松,不理会那个信号,让它的感染力不知不觉地消失。
      正如对电话铃作出反应一样,我们对大家都会对现实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物产生条件反射,从而作出特定的反应。
      “条件反射”一词在心理学界是起源于巴甫洛夫的著名实验。在实验中,他摇过铃后马上用食物喂狗,使狗在铃声响时产生条件反射而流出口水。这一过程重复多次之后,不管食物是否随这出现,只要一摇铃,这只狗就会流口水。于是,狗形成了只要听到铃声就流口水的条件反射。它的反应是没有意义的、也谈不上为什么重要目的服务,但是,习惯却使这种反应继续下去。
     使我们产生条件反射的各种环境条件中,有很多的“铃声”或者干扰性的刺激,而我们也由于习惯而不停地作出反应,不管这种反应是不是有意义。
      比如说,很多人学会了惧怕陌生人,那是因为父母曾告诫他们不与陌生人打交道:“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糖果”,“不要和陌生人搭车”,等等。躲避陌生人的反应对孩子的用意是好的,但是很多人长大以后仍然在所有的陌生人面前感到局促不安,甚至发现对方是朋友而不是敌人时仍然如此。陌生人成了“铃声”,形成的反应则是害怕、躲避或是逃走的欲望。
      还有另外一些人,一见到拥挤的人群、闭塞的地方、空旷的场所、有权势的人比如“老板”等,就会恐惧和忧虑的反应。在每一种情况下,人群、闭塞之地和空旷场所以及老板等等的作用也等于“铃声”,它的含义是:“危险来临了,快逃跑吧,快产生恐惧吧”。由于习惯,我们是照样作出反应,服从这种铃声。
      然而,只要我们练习以轻松取代反应,我们就能克服条件反射。就像对待电话的态度一样,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学会不理睬“电话铃”,继续平静地坐在那里听任铃声去响。我们头脑中随时必备的、能够在遇到任何干扰性刺激时加以运用的一个关键思想是,“我不一定非回答铃声不可。”这个思想将“打开”你心理上的一幅画面——平静而轻松地坐着,毫无反应,静止不动,对铃声毫不在意,这个思想将在平时也唤起你同样的反应方式。
      我们每一个人内心都需要有一间静室,一个恬静的中心,就像海洋深处从来不受侵扰,不管海面上有什么样的狂风巨浪。内心的静室是用想象力建造的,它的作用就是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减压舱,消除你的张力、忧虑、压迫力和拉力,使你精神焕发,使你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回到日常工作的环境中去。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平静中心,从不受干扰、从不产生波动,像是一只车轮或轴承的数学中点一样,永远保持静止。我们所要作的就是去寻找内心的这个静点,定期回到里面休息、静养、恢复活力。
      我们应该回到这个发表安谧的中心。而且,进入这个中心最好的方法是在想象中为自己建造一个心理的小房间,用你最平和清新的材料来装点它;或是美丽的风景,或是你喜欢的绘画;或是你喜欢的一卷诗歌。房间的着色是你最中意的色彩,不过应该选择比较平和蓝色、浅绿色、黄色、金黄色。房间的布置要简朴明快,没有纷乱的因素,房间要安排得整齐而干净。简洁、安谧、美丽是三个关键因素。屋里有你喜爱的安乐椅,从一扇小窗户可以望见美丽的海滨,海浪起伏和拍打着沙滩,但是你听不到海浪的喧声,因为你的房间里很静、很静。
      尽可能小心地在想象中建造你的房间,就像在空地建造房间一样。对每一个细节都要十分熟悉。
      一天之中,你总能从各种约会里挤出一点空余时间,搭乘公共汽车回到你平静的房间里稍事休息。你开始觉紧张感增强或烦恼时,回到你平静的房间里呆几分钟。以这种方法从繁忙的一天中只要抽出几分钟,就能得到莫大报偿。这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一种时间投资。
      然后,想象自己爬上楼梯,走进房间。对你自己说:“我现在正在上楼——现在我打开房门——我已经进屋了。”在想象中注意一切安谧、平和的细节。想象你坐在喜爱的长椅上,完全放松,与世无争。你的房间是安全的,没有东西能触及你,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事情,因为你把它们丢在楼梯下面了。在这里你不必做什么决定,无须匆忙,无须烦恼。
      我们已经说过,在完全放松、宁静和泰然的状态下,是不可能感到恐惧、愤怒或者焦虑的。因此,退回你的“静室”就成为情感上和情绪上最理想的清理机制。旧的情绪蒸发得干干净净,同时你能体验到平静、安宁和自足的情绪,它能“混扰”到你马上要从事的一切活动中去。
      是受外界刺激物的干扰还是保持宁静,是恐慌还是泰然,其关键不是外在刺激物,而是你自己的反应,这一点要切记在心,不可忘记。你自己的反应造成了你的恐惧、焦虑、不安。如果你完全不作反应,就不可能受到干扰,不管周围发生什么事性。M·奥里欧斯说,“要象抵抗海浪长期冲击的岬角一样,它巍然屹立,安抚了四周海水的狂怒。”
      在几乎所有的追求目标的情况中,我们自己的内在稳定性就是需要加以维护的重要目标。对这一批示我们是否偏离正轨的否定反馈数据,我们必须保持敏感,这样才能改变方向继续前进。但是,我们同时还要使我们的航船稳定地漂浮、绝不能让它被每一阵扑过来的海浪或猛烈的风暴抛起、冲撞或者击沉。正如P·雷奇所说的那样:“不管环境如何变幻,我们的态度要始终如一。”我们“任凭风吹浪打”,是一种保持稳定性的心理态度。它使我们不被环境中的波浪抛起来偏离航向或者“碰得粉碎”。
      还有一种不适当的反应也能造成忧虑、不安和紧张,那就是我们想象以外所不存在的东西,在情感上作出反应的坏习惯。我们有很多人不满足于对实际环境中的小刺激作出过分的反应,就在想象中虚构出一些稻草人,并对这些想象中的图像作出情感的反应。除了现实环境中存在的否定因素之外,我们又自己制造出一些否定因素:可能要发生某种事情,如果要发生某某事应该怎么办,等等。我们在烦恼时也形成心理图像——与现实环境中存在的和将要存在的事物相反的图像,然后把它们当成现实一样做出反应。请记住,你的神经系统分辨不出真正的体验还是生动地想象出来的体验。
      对于这类干扰,你同样可以利用“什么事也不做”的方法来使自己平静——你拒绝作任何反应。就你的情感来说,对令人担忧的图像最恰当的反应,就是完全不理会它们。在情感上要生活在今天。分析你的环境——了解环境中实际存在着什么,然后自然地对它作出反应。为了做到这一点,你必须把全部注意力放在现在发生的事情上,要全神贯注,然后,你就会作出适当的反应,而且你也没有时间注意虚构的环境并对它作出反应了。
      将下列思想作为你的最重要武器装备:

——内在的紊乱或者它的对立面平静,几乎总是由过分的反应引起的,是一种过度敏感的“警觉反应”。当你学会“不作反应”时,你就建立了一种内在的安宁,或者说在你和干扰性刺激之间形成一道心理的屏障。

——练习拖延你的习惯性、自动的、不假思索的反应,可以克服旧的过分反应习惯,消除旧的条件反射。

——放松是天然的镇静剂,放松就是不反应。通过日常训练学会身体的放松,然后,在你需要练习日常活动中的“不反应”时,一面放松,一面“做你正在做的事”。

——利用你心中的静室作为日常镇静的技巧,缓和你的神经反应或者消除你的感情机制中那些不适应新条件的“混扰”情绪。

——不要用自己的心理图像来恐吓你自己。不要同稻草人搏斗。在情绪上只对目前的实际存在作出反应,完全忽略其他东西。


                               Kobe J Melody      深色幽蓝·流云水晶·流浪


                                               完成于2004年11月10日凌晨3:30
我时常在想,看见天空中的流云谁会不想背上行囊去旅行。我是流浪在天空下的狼,习惯、喜欢和享受着这孤独。

天外飞仙

音乐孤儿

Rank: 4

UID
70909
帖子
2121
主题
64
金币
1310
激情
585
积分
1562
注册时间
2005-4-1
最后登录
2021-6-9
2
发表于 2005-7-4 15:41:03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
收了慢慢看!!!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3Rank: 3

UID
84486
帖子
230
主题
48
金币
180
激情
18
积分
223
注册时间
2005-6-6
最后登录
2015-11-6
3
发表于 2005-7-5 13:19:06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有点太长?作为心情版的帖子来说好象是有那么点长了哦~?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联系微信QQ:5087708 Email:5087708@qq.com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友上传分享,仅供试听,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