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之尽头
记得曾经爱上过一首歌叫“the end of the road ”,BoyzⅡMan唱过的经典曲目之一:“Go, till the end of the road,still like can’t let go…”,曾以舒缓的三拍子的诱人旋律,燃起我的“公路情结”,就是那样的感觉,公路被你飞驰的汽车一公里一公里的吞食,是的,就这样一直开吧,直到路之尽头。
《末路狂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一部典型的公路电影。塞尔玛和路易丝结伴出游,因为受到陌生男子的骚扰而杀了他。在被警方一路追捕的过程中,两人重新找回了新的自我,发现了生活真正的意义。两人都曾有相似的痛苦生活经历,在经历了这样的遭遇之后,二人仿佛又彼此得到了重生。这部女权主义题材的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二人驾驶的汽车被警方围堵在科罗拉多大峡谷路的尽头,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两个女子猛踩油门,汽车毫不犹豫地冲进了深不见底的大峡谷。这个镜头曾给了我无比的震撼——我知道她们一定不会后悔,因为在路之尽头的前面,是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一片金黄,是自由的力量,是重生的希望。
而美国小说《在路上》则是找不到这种希望的公路题材作品,讲述了号称“垮掉的一代”的六十年代的美国青年,在公路上寻找自我救赎的一段历程。这里的道路是没有尽头的,正如这群青年的迷茫与痛苦是无法解除的一样。他们在茫茫的高速公路上颓废的寻找出路——然而并无出路可在。
我一度沉迷于这样的旅程的幻象带来的快感,幻想有一天能一个人开一辆车,一直向前驶去,路上风景如画,那些山脉,那些荒漠,就像一把展开的扇子,往路的尽头方向无限延伸。也许是受了《洛丽塔》中那个著名的白人鳏夫亨伯特·亨伯特的启示——全书的第二部分基本上是在公路上度过的:亨·亨带着他的洛丽塔走遍了大半个美国;在路上,他失去了她,在路之尽头,他为她杀了人——路上风景依旧曼妙,尽管物是人非,再也无法回头。
我不知道我怎么会在此赘述了一番毫无边际的话,但我在讲完后明白了一点:在路上是一个危险的暗喻,我们的生命从一开始被抛在这条路上,我们从一开始便奔朝路之尽头而去。在路上,我们会丢失一些东西,我们会认识一些人,我们真正追求的,却是那尽头之后的东西。因为我们一直知道,路之尽头有最美的风景,不管前面是什么,我们又能重新开始。然后回过头来,会发现自己走过的路是多么漫长;向前看去,在尽头的那一边,你穷尽了一生去追寻的新的开始,用无与伦比的美好姿态,召唤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