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仙来居伴奏网

 找回用户名密码
 註@冊
查看: 590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音乐知识普及! [复制链接]

Rank: 3Rank: 3

UID
66779
帖子
379
主题
17
金币
445
激情
14
积分
483
注册时间
2005-3-10
最后登录
2023-4-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24 20:40: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古典音乐知识简介
    古典音乐被很多人认为深奥难懂,许多人都不敢或者说是不愿意接受古典音乐;许多愿意尝试接受它的人又不知如何开始欣赏古典音乐。其实对待古典音乐,未必每个人都要象学者般研究它,也未必要具有高深的音乐知识。只要肯尝试接触,就是非常好的开始。只要喜爱古典音乐,随着接触的时间增加,自然你就知道如何欣赏学习了。一个古典音乐的爱乐者,在接触音乐作品时应该具备的基本概念是:人类的艺术是一种需要经过了解、沟通,才能够真正进入欣赏层次的心灵活动,美术、建筑、雕刻、音乐皆然。不可讳言的,这当中必定得花去一点儿时间做些功课才行,惟很多入门的人才一听到要做功课,就立刻打起退堂鼓来了。其实,做音乐功课是一点儿也不困难的,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麻烦,一般来说,浅显的认知即已足矣,只要手上拥有简述乐派风格的资料或书本,从中获知各乐派音乐风格的特征即可。
   
    中世纪时期(MEDIEVAL PERIOD)(1450年前)。这个时期以教堂音乐为主, 大多是单声部音乐,如格里高利素歌(GREGORIAN CHANT)等,由于时间的久远, 人们已经无法知道具体的作曲家的姓名。

    文艺复兴时期(RENAISSANCE PERIOD)(1450-1600年)。这个时期是人类艺术的再生,音乐的理论及实践得到极大的发展,以圣经故事为主,创作了大量的教堂音乐,弥撒曲、安魂曲等。

    巴洛克时期(BAROQUE PERIOD)(1600-1750年)。这一时期音乐有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一批伟大的音乐家,如J.S.BACH,G.F.HANDEL,A.VIVALDI等。

    古典主义时期(CLASSICAL PERIOD)(1750-1820年)。这一时期作曲家按曲 式与结构方面的某些基本传统概念作为表达乐思的自然构架,F.J.HAYDN。W.A. MOZART,L.BEETHOVEN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浪漫主义时期(ROMANTIC PERIOD)(1820-1910年)。最广义地讲,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的转变,可以说是从共性到个性的重点的转移。这一时期的风格与技术的变化可以清晰地在三方面看出:一是和声,变化音迅速发展;二是乐队;三是乐器演奏技巧。另外的一些变化如旋律风格的变化(小型曲式更为抒情, 大型曲式更为华丽);节奏风格的变化(节奏更为夸张);以及曲式上的变化(更 多地追求织体的前后连贯,主题更加“有机”地发展和演化)。可以说这是音乐史上百花齐放的时期,这一时期造就了无数的作曲家。

    20世纪及以后(1900-现在)。这一时期产生了新古典主义、新浪漫主义、印象主义 等流派。

中世纪时期(Medieval Period)(1450年前)
    这一时期主要是罗马天主教会所保存的在教堂中广为演唱的单声部歌曲集。大多用于两种礼拜仪式:一是弥撒,歌词为纪念基督最后晚餐及其献身事迹,这是教 堂仪式的中心;二是日课,就是修道院每天咏唱的八课圣事,主要以诗篇为主。 推荐:GREGORIAN CHANT
   
    巴洛克时期(Baroque)(约为公元1600—1750)
    这一时期的音乐是现代演奏会的先河。作曲家手下的巴洛克音乐带有显见的特性: 华丽、复杂、藻饰、扭曲, 著重于超现实和雄伟宏奇, 这些特质都能彼此融会贯通。如果说文艺复兴时代(以及后来的古典时代)代表著井然的秩序和澄澈的表现, 那么巴洛克时代 (及后来的浪漫时代)就是代表著骚动、不安和疑虑。四声部的和声, 以及加上文字指示和弦的「数字低音」 (figured bass) 都产生于巴洛克时代;旧有的教会调式消逝, 大小调音阶系统和沿用至今的相关调性之崛起, 是巴洛克时代大事。另外, 节奏思想也在这个时代萌芽, 也就是在音乐曲谱中加入小节线。这些形式日后直接衍生为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前奏曲与变奏曲。不过巴洛克时代也不乏一些自由的曲式--如触技曲、幻想曲、序曲和主题模仿(古幻想曲) 。

    古典主义时期(Classicl)(约公元1750—1820)
    因为这一时期的三位代表性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生活与创作主要都在维也纳,因此又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或“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此时期作家中,莫扎特的小夜曲、嬉游曲等都很具亲和力。海顿的第一、二号大提琴协奏曲也会是很适合入门者欣赏的曲目。至于贝多芬的作品,轰轰烈烈的音响俯手可得,个人比较欣赏他的小提琴奏鸣曲《春》、钢琴奏鸣曲《悲怆》、《热情》、《月光》。

    浪漫主义时期(Romanticism)(约为公元1820—1900)
    这一时期的音乐更注重表达人的精神境界与主观感情,对自然景物的表现也愈加突出,创作上对民族和民间音乐的利用更加重视与频繁。19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以振兴本民族音乐为己任的民族乐派。在音乐体裁上出现了新的器乐独奏体裁,如夜曲,即兴曲,叙事曲,谐谑曲,幻想曲与无词歌等。此时期作品风情万种,各自独具特色,入门曲目有舒伯特艺术歌曲精选、《美丽的磨坊少女》;萧邦夜曲、钢琴协奏曲第二号;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第一、二号;华格纳歌剧序曲集;布拉姆斯交响曲第一、三号;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第一号、钢琴协奏曲第一号;拉赫曼尼诺夫钢琴协奏曲第二号、《帕格尼尼主题与变奏》;拉罗《西班牙交响曲》;拉威尔钢琴协奏曲G大调。

    20世纪的作品有布列顿的《青少年管弦乐指引》、《小交响曲》,斯特拉文斯基的《保钦奈拉》、《彼得洛希卡》,以及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奏鸣曲第七号、钢琴协奏曲第一号。在此推荐德国作曲家亨德密特的《韦伯主题交响变奏曲》、《画家马席斯》交响曲,以及美国作曲家科普兰的《马术竞技会》、《一个平凡人的号角》。

序曲
序曲是在歌剧、话剧、清唱剧等开场前演奏的管弦乐曲。有时也指某些大型器乐作品的开始曲。早期的序曲,即十七世纪末叶和十八世纪前半叶的序曲有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法国作曲家吕里创始的法国式序曲,由慢板-快板-慢板三个段落组成;另一种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歌剧乐派代表人物斯卡拉蒂确立的意大利式序曲,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个段落组成,它的快慢顺序恰恰和法国式序曲相反。

谐谑曲
谐谑曲是一种生动活泼而富于诙谐和戏谑情趣的器乐曲,是在小步舞曲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谐谑曲沿用了小步舞曲的三拍子节拍和复三段式的结构。复三段式就是一首乐曲分为三大段,而每一大段又各自含几个小段落,第三大段是第一大段的重复。谐谑曲比小步舞曲速度快,节奏活跃,并且常用独特的音调、不常见的节奏型、出其不意的转调和强弱对比、突如其来地反复前面的主题或引进新的主题、突如其来地结束一个段落或结束全曲等手法,造成一种幽默和风趣的效果。

卡农
卡农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轮唱」,原意为“规律”。指的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随着另一声部,数个声部的相同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逐和缠绕,而声部几乎是单调意义上的重复。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至极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就叫作“卡农曲”。卡农Cannon虽不像浪漫派作品那样高潮起伏、惊心动魄,但在看似反复平常的进行中,却交相共鸣出多种音色效果。平凡的韵律脉动着瞬息万变的生命力,如同天使一般让人迷醉和沉静。我们熟悉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卡农出现于十三、十四世纪。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主题。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十九世纪的交响曲、奏鸣曲也常用卡农手法,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夜曲
曲是浪漫派音乐独特的体裁,通常是指一种具有安谧恬静的气质和沉思默想的性格的抒情器乐短曲,大都为钢琴曲。最早写这种作品的,是十九世纪初爱尔兰作曲家约翰·菲尔德。菲尔德的夜曲,是一些优雅的抒情小品,内容多情善感,形式简单朴素。例如他的降B大调第五夜曲,曲调优美典雅。好象一首抒情歌曲。全曲只有一个主题,也就是一个乐段,末尾用一连串“半顿音”的短音符作为补充。“半顿音”是音与音之间似断非断的一种演奏方法。每个音保持一半、休止一半,叫做“顿音”。每个音保持四分之三、休止四分之一,叫做“半顿音”。这个曲子的意境,好象在静静的夜里,独自一人在念一首诗,念完以后感到怡然自得;那一连串“半顿音”的短音符,就表现了这种怡然自得的意态。然后乐曲的主题反复演奏了一遍,反复时旋律装饰得更加华丽,好象是把诗再念一遍,念得更富于抑扬顿挫的变化。

小夜曲
小夜曲是一种常见的特性乐曲。所谓特性乐曲,就是为特定的目的创作,或是在特定的场合演出,在体裁上有鲜明特征的乐曲。例如小夜曲、夜曲、摇篮曲、船歌、幻想曲、即兴曲、随想曲、狂想曲等等。这些乐曲大都是器乐曲,但其中也有些体裁既有声乐曲又有器乐曲。这里要讲的小夜曲,就属于后一种情况。

小夜曲原是中世纪欧洲行吟诗人在恋人的窗前所唱的爱情歌曲,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演唱时常用吉他、曼陀林等拨弦乐器伴奏,歌声缠绵婉转,悠扬悦耳。后来器乐独奏的小夜曲,也和声乐小夜曲同样流行。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歌剧《唐·璜》第二幕里的小夜曲,是在少女的窗前弹着曼陀林歌唱的典型小夜曲。

船歌
著名的“水上之城”威尼斯有一种平底狭长的小船,叫做“贡多拉”。船歌就是起源于贡多拉船工所唱的歌,广泛流行于意大利。十九世纪成为一种人们所喜爱的浪漫抒情曲体裁。船歌的曲调淳朴流利,优游自在,通常为6/8拍子,强拍和弱拍有规则地交替和起伏,描写船的摇曳晃动。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第二幕中的船歌,是一首典型的威尼斯贡多拉船歌。在月光明朗的夜里,诗人霍夫曼的朋友尼克劳斯和诗人的情人朱丽叶塔坐着贡多拉,徜徉在威尼斯的运河上,唱着这首二重唱,象微波荡漾一般上下起伏的曲调,紧密配合着一摇一摆的伴奏音型。全曲分三段,从“吹吧,微风”开始是第二段。第三段的曲调和歌词,都是重复第一段。最后,朱丽叶塔和尼克劳斯唱着“啊”字,互相呼应。歌声渐渐消失在晚风中。

船歌除声乐曲外,还有器乐曲。器乐曲中的船歌,是一种抒情小品,和声乐曲的船歌一样,具有歌唱性的抒情旋律和摇晃动荡的伴奏音型,也常常用6/8拍子写成。门德尔松的钢琴曲《无词歌》中,有三首《威尼斯贡多拉歌曲》,其中第一首《g小调无词歌》是1830年在威尼斯写的。音乐清新流利,优美生动;婉转如歌的曲调和摇曳起伏的节奏贯穿全曲,塑造了水面上轻舟荡漾的音乐形象。

摇篮曲
摇篮曲又称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热诚的祝福。伴奏中往往模仿摇篮摆动的律动。由于摇篮曲和船歌的节奏很接近,又都具有抒情歌唱性的旋律和安静药气氛,有许多共同的特征,所以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在他的《家庭交响曲》的摇篮曲中,采用了门德尔松的《船歌》旋律。《家庭交响曲》是写作曲家家庭生活中的一天的。摇篮曲是其中的一段。在这段音乐中有两个旋律:一个是代表孩子的旋律,也就是孩子主题。由古双簧管、大管和加了弱音器的中提琴奏出。古双簧管所吹的音比现在的双簧管低一个小三度,是一种A调的双簧管。另一个是摇篮曲的旋律,它是描写母亲的歌来的。由低音单簧管吹出,开头两小节就是门德尔松的《g小调无词歌》的旋律。作者用复调的手法,把这两个旋律结合在一起。支持着这两个旋律的,是描写摇篮摆动的节奏音型,由两个大管吹出。在这段音乐的末了,我们可以听到钟鸣七下,是由钟琴奏出的。这时大提琴上出现了父亲的主题,小提琴上出现了母亲的主题,描写父母以祝福的眼光,投向甜蜜入睡的孩子。
摇篮曲也象船歌一样,既有声乐作品,又有器乐作品。

叙事曲
有一种古老的声乐体裁叫做叙事歌曲。到了十九世纪,纯器乐作品中也出现了同样的体裁,叫做叙事曲。叙事曲和叙事歌曲一样具有叙事性,也就是说曲调富有语言表现力,好象讲故事一般侃侃而谈,内容多取材于民间史诗、古老传说和文学作品。波兰作曲家肖邦,是钢琴叙事曲的首创者,以后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和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等也都创作过钢琴叙事曲。肖邦的叙事曲,是受了波兰革命诗人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的启发而创作的。关于他的四首叙事曲中的第一首——《g小调叙事曲》(作品23),许多肖邦的研究者都认为是在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康拉德·华伦洛德》的影响下写作的。《康拉德·华伦洛德》是一篇爱国主义的史诗,叙述十四世纪时立陶宛人反抗日耳曼武士团的斗争。立陶宛人倭尔特·冯·斯塔丁幼年被俘,在日耳曼武士团的抚养下长大。在战争中同时被俘的立陶宛民间歌手哈尔班,暗中以爱国思想感化倭尔特。倭尔特在他的潜移默化下,酝酿着复仇的大志。后来他被立陶宛人俘虏过去,娶了立陶宛大公的女儿阿尔多娜。夫妻二人以身许国,决心牺牲自己的爱情、幸福甚至生命和荣誉,来挽救祖国的命运。他们二人悄悄离开立陶宛,来到聂门河的对岸。阿尔多娜自愿以修女的身份,关在尖塔上的小屋里,直到死去。倭尔特改姓换名为康拉德·华伦洛德,回到日耳曼武士团,在对摩尔人和土耳其人的战争中立了功,取得了武士团的信任,被任命为武士团大总管。掌握了大权以后。他在处心积虑的密谋策划下,干了许多倒行逆施的事,使武士团虚耗国帑,失去有利的作战机会,弄得民穷财尽,一败涂地。后来事情终于泄露,在倭尔特以叛逆罪被处死刑的前夕,他和尖塔上的阿尔多娜作了悲惨的诀别。

幻想曲和即兴曲
幻想曲和即兴曲,原来都是即兴创作的乐曲。所谓即兴创作,就是不预先把谱子写出来,而是在乐器上一面创作一面演奏。在十九世纪以后,即兴创作已不流行,不管幻想曲也好,即兴曲也好,都是把谱子先写出来再演奏的了,但在格调上还是带有一些即兴创作的特点。

幻想曲和即兴曲不一样,即兴曲是有明确的形式的,幻想曲则根据作曲家的想象自由发挥、不拘一格。例如德国作曲家巴赫的《半音阶幻想曲》,就是这一类型作品中杰出的范例。这个曲子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根据一些音阶式的走句和和声音型不断地模进和转调,纵横驰骋,即兴发挥;第二部分是悲壮的宣叙调,节奏一张一弛,显得热情奔放;作为两部分之间的过渡的,是一系列琶音和弦和上下奔驰的走句。这首幻想曲的形式极为自由,充分显示了才思横溢的即兴风格,它的丰富的和声语言,也是开风气之先的,其中包含许多变化半音和半音阶进行,所以称为“半音阶幻想曲”。

早期的幻想曲象前奏曲一样,常常放在赋格曲、组曲、奏鸣曲等乐曲的前面,作为这些乐曲的开始曲。巴赫的《半音阶幻想曲》就是一首赋格曲前面的开始曲,总的曲名是《半音阶幻想曲和赋格》。又如莫扎特的《c小调幻想曲》就是把幻想曲和另一种形式严谨的乐曲即奏鸣曲结合在一起的作品。这首幻想曲包含 五个不同速度的段落,第一个段落是缓慢的柔板,包含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用模进的手法,把一个宣叙调一般的乐思铺展开来。这个乐思悲壮肃穆,表现出思虑重重的形象; 第二个主题淳朴明朗,象一首歌,采用歌曲常用的二段式。第二个段落是快板,也由两个对比的主题构成:第一个主题是热情激动的,表现出紧张的情绪; 第二个主题则从容不迫,充满抒情的气息。 第三个段落是小行板,包含一个优雅动人、诗意盎然的主题, 也象第一个段落中的抒情主题一样,采用二段式的结构。第四个段落又是快板,表现一种奔放活跃的情绪。最后在第五 个段落中回到第一个段落的第一个主题。五个段落一个一个 不断地转换,表现变幻不定的心情和意境,象一首浮想联翩的 诗。

十九世纪以后的幻想曲,大多是独立的作品,不再放在赋 格、组曲、奏鸣曲等作品的前面作为开始曲了。而且近代的幻想曲有了一种新的含义:常常是指自由发挥现成主题的作品。如波兰小提琴家和作曲家维尼亚夫斯基的小提琴和乐队幻想曲《莫斯科回忆》就是采用俄罗斯歌曲作家瓦尔拉莫夫的两 首歌曲作为主题的。既表现了诗的意境,又发挥了小提琴的演 奏技巧

随想曲和狂想曲
随想曲是一种相当古老的音乐体裁,但古、今的含义是不一样的。早期的随想曲,是一种自由的赋格曲;所谓赋格曲,是各声部互相模仿的复调乐曲。后来,随想曲泛指各种自由形式的乐曲,其中不受主题的约束,作曲者可以任其奔放的乐思自由驰骋。十八世纪中叶以后,弦乐器的练习曲常用“随想曲”的名称。十九世纪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维尼亚夫斯基等的《随想曲》,都是有艺术价值的练习曲。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随想曲》,不仅是小提琴技术锻炼的重要练习曲,也是小提琴音乐的珍品。其中第二十四首a小调随想曲特别有名。帕加尼尼用简洁精练的音乐语言表现了热情洋溢、神采飞扬的浪漫主义精神境界。这是一首小提琴变奏曲,包含主题和十一个变奏。主题轻快活跃,节奏富于弹性。以下十一个变奏,全都保持着主题的调性和节拍,即每个变奏都是a小调,2/4拍子,但各有其技术上的特点。
近代作曲家常常把内容反映异国风光、形式比较灵活的作品,叫作随想曲。
狂想曲的名称源出于希腊文,原来的意思是用轩昂的语调朗诵的一段史诗。十九世纪以来,狂想曲作为一种音乐体裁,是指一种感情奔放的幻想曲,常常取材于民族音乐、民间音乐或流行音乐的音调。

赋格
赋格开始时,一个声部先单独演奏出一个音调富于特征的短小旋律,叫做主题。接着,另一声部把主题移高五度或移低四度来模仿。好象是主题的答句,叫做答题。原来演奏主题的声部,这时演奏和答题相结合的对比旋律,叫做对题。赋格曲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呈示部、中间部和再现部。它的基本特点是:在呈示部中,所有声部都轮流把主题用主调和属调陈述一次,然后进入以主题和答题的个别音调发展而成的插部。其后主题和插部又在各个不同的新调上一再出现,形成展开性的中间部。接着主题再度回到原调,为再现部。赋格的声部也象卡农一样可多可少,少则二部,多则七、八部,甚至包含更多的声部,一般是三、四部。

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包括四十八首赋格,从二部到五部,其中第10首,即e小调赋格曲,是唯一的二部赋格。主题是以活跃的节奏迅速地流动着的器乐化旋律,其中包含着增四度、增二度等尖锐的特性音程。答题是把主题移低四度来模仿。和答题结合在一起的对比旋律是对题。这首赋格一共只有两个声部。所以当高音部奏出了主题,接着低音部奏出了答题,就是一个呈示部了。呈示部以后是插部,各声部是用主题和对题的材料发展而成的。以后主题和答题依次在各关系调,也就是G大调、a小调和d小调上出现,这是一个很长的中间部。最后回到主调e小调,是再现部。这个再现部很短小,只有四小节。这是一首生动活泼的赋格曲。从头至尾贯穿着川流不息的快速节氛,表现出生气蓬勃的活力,象一篇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演说。

赋格原来的意思是“逃走”,主题和答题依次由各声部模仿,好象前逃后追一样。主题和答题在中间部分和再现部分出现时,有时不等主题奏完,另一个声部就开始模仿,好象追赶的距离缩短了。这种紧接在一起的主题和答题,叫做紧接段。

在e小调赋格曲里,没有紧接段。出现紧接段的赋格,可以第29首赋格,即D大调赋格为例。这首赋格曲有四个声部。全曲有五个插部,在第三、第四插部和结尾以前。出现了三个紧接段。第一个紧接段是两声部互相紧接;第二个紧接段是三个声部互相紧接;第三个紧接段是四个声部互相紧接。创作这样的紧接段,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叫做“大师的紧接段”。

前奏曲
前奏曲是序和引子的意思,原来是十五、十六世纪一种古代乐器柳特琴独奏曲或古钢琴曲的引子,最初常是即兴演奏,有试奏乐器、活动手指和准备后面乐曲进入等作用。到十七和十八世纪上半叶,前奏曲常放在组曲、赋格曲等作品前面演奏,作为主要乐曲开始以前的一段序奏,以和后面的乐曲形成对比。

间奏曲
近代歌剧中的短小序曲,或某一幕前面的短小管弦乐曲 也叫前奏曲。下面再讲一讲间奏曲。间奏曲的意思原来是幕间戏,也 就是在大歌剧的两幕之间演出的独幕喜歌剧。近代的间奏曲 则是指穿插在歌剧的两幕之间或两场之间的管弦乐曲,以及 交响曲、协奏曲、组曲、室内乐等套曲中两个主要乐章之间的 短小乐章。

回旋曲
欧洲有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叫做轮舞。轮舞开始时,大伙儿跳着圆圈舞,唱着合唱,也就是唱着轮舞曲的基本主题。接着是一段双人舞,由独唱唱出不同的曲调,构成第一个中间部分。在回复了开头的集体圆圈舞以后,紧跟着另一个双人舞,然后又是原来的集体圆圈舞。每次不同的双人舞独唱和,每次相同的圆圈舞合唱相继出现,构成 ABACA或 ABACADA的形式,就是轮舞曲的特点。这里所讲的回旋曲,就是起源于欧洲民间的这种轮舞曲。回旋曲的特征是主题的循环,也就是同一个基本主题和几个不同的中间部分互相交替,形成基本主题的多次反复。

变奏曲
变奏曲是用变奏的手法发展一个主题,使主题能得到多方面表现的一种乐曲。所谓变奏,简单地说,就是变化的反复。变奏是各种音乐作品中常用的发展乐思的手法。我们在前面讲过的管弦乐曲《森吉德马》前后两段旋律相同,而速度、力度、节奏、音色和伴奏音型起了变化,就是用了变奏手法。第一段轻柔缓慢,气息宽广,描写辽阔壮丽的草原景色。第二段速度转快,节奏活跃,描写草原人民的愉快生活。
这种保持原来的旋律,而变化音乐语言中其他因素的变奏手法,叫做固定旋律变奏。另一种常用的变奏手法是装饰变奏。装饰变奏只是保持主题的旋律骨架。而变化旋律的细节,也就是用装饰音把原来的旋律进行加工,同时也可以变化音乐语言中的其他因素,如速度、力度、节奏、音色、伴奏音型等等。

舞曲
舞蹈是人类文化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一开始就和诗歌和音乐结合在一起。舞蹈歌曲和舞曲,就是这种结合的产物。由于为舞蹈伴唱的歌曲和伴奏的乐曲是配合有规律的舞蹈动作的,因此,它们比起其他体裁的音乐来,有着更为整齐清晰的形式结构和鲜明而统一的节奏。有些舞曲的旋律和伴奏中,还常常贯穿着富于特性的节奏音型,成为各该舞曲的重要特征。
舞蹈歌曲和舞曲从广义上来讲,除直接为舞蹈用的歌曲和乐曲以外,还包括以舞蹈节奏为基础而写的声乐曲和器乐曲。这类作品不以伴舞为目的,而是专为在音乐会上演唱、演奏而作,因而往往有较高的艺术性。

室内乐
室内乐,最初是指在贵族的客厅里演奏的音乐,是和教堂音乐及剧场音乐相对而言的。近代的室内乐,是指每个声部都由一件乐器演奏的小型合奏,是和每个声部由若干乐器合奏的规模较大的管弦乐及交响音乐相对而言的。在室内乐中,由两件乐器合奏的叫二重奏,由三件乐器合奏的叫三重奏,由四件乐器合奏的叫四重奏;依此类推,有五重奏、六重奏、七重奏、八重奏等等。在这些重奏中,乐器和乐器之间的关系,是不分主次。互相平等的。我们在前面讲到了由两件乐器演奏的奏鸣曲,如小提琴-钢琴奏鸣曲、长笛-钢琴奏鸣曲等,就属于室内乐的范畴。因为,这种奏鸣曲中的两件乐器,是同样重要的,是二重奏,而不是独奏加伴奏。

最常见的室内乐,是弦乐四重奏、钢琴-弦乐三重奏和钢琴-弦乐五重奏。弦乐四重奏由两个小提琴、一个中提琴和一个大提琴组成。两个小提琴在演奏时分别称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

钢琴-弦乐三重奏由一架钢琴、一个小提琴和一个大提琴组成。

钢琴-弦乐五重奏则由一架钢琴、两个小提琴、一个中提琴和一个大提琴组成。

弦乐四重奏同弦乐合奏不一样:弦乐合奏的每个声部都有几件至十几件乐器,而弦乐四重奏则每个声部只有一件乐器。 室内乐也象奏鸣曲一样。是一种器乐套曲,但乐章的数目比奏鸣曲更为固定,通常总是包含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快速的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是缓慢抒情的三段式或变奏曲式,第三乐章是速度稍快的小步舞曲或快速的谐谑曲,第四乐章是急速的回旋曲式或奏鸣曲式。

室内乐不象管弦乐那样以音色的丰富多变取胜,而是以细腻的表情见长,各个乐器声部都有相当的独立性和个性。海顿的同时代人曾形象地把他早年作的四重奏曲比成四个人的谈话,说:“第一小提琴象是一位中年的健谈的人,他总找话题来维持着谈话,第二小提琴是第一小提琴的朋友,他竭力设法强调第一小提琴的话中的机智,很少表白自己,参加谈话时,只支持别人的意见而不提出自己的意见。大提琴是一位庄重而有学问的人,好讲道理,他用虽简单而中肯的论断支持第一小提琴的意见。至于中提琴,则是一位善良而有些饶舌的妇人,她丝毫讲不出重要的意见,但是却经常插嘴。”

标题音乐
标题音乐是用文字来说明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器乐曲。这种说明作品主题思想的文字,就是标题。标题音乐常取材于民间传说、小说、戏剧、诗歌和绘画。作曲家根据标题进行创作,并把标题告诉听众,让听众也按照标题的指示来欣赏和理解音乐。李斯特为标题所下的定义是:“作曲家用使人易于理解的文字写成的序言,放在一首器乐曲的前面,用以防止欣赏者错误的解说,而使他注意到全曲或曲中某一部分的诗的境界。”简单地说,标题音乐是有标题的音乐。

但是标题并不等于题目,因为有些题目只是说明作品的体裁,如“进行曲”、“圆舞曲”、“小夜曲”、“浪漫曲”;有些题目只是说明作品的体裁和形式,如“变奏曲”、“回旋曲”、“奏鸣曲”、“交响曲”。我国民族器乐曲的有些题目,也只是用来说明曲牌和板式的,如”柳摇金”、“夜深沉”、“十六扳”、“老六扳’。这些题目和乐曲内容无关,都不能算是标题。也有些器乐曲的题目和内容有关,但说明的只是作品的一般的气氛和情调,而不是具体的内容,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的标题。如舒曼的《春天交响曲》、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等。但是,也有许多作品的题目同时也是标题,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序曲》。因为“梁祝”代表了一个具体的民间故事,而《罗密欧与朱丽叶》代表了莎士比亚的一部悲剧。

标题音乐是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繁荣起来的,“标题音乐”的名称也是十九世纪的产物。但标题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六、十七世纪。十八世纪以后,更出现了一些早期标题音乐的代表作品。如德国作曲家库瑙在170O年写作的描写圣经故事的《圣经奏鸣曲》,至今还是钢琴家的演奏曲目。巴赫在1704年所作的《离别随想曲》,也是早期标题音乐的典范作品。贝多芬在1808年所作的《田园交响曲》,是标题交响曲的先声。柏辽兹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所作的《幻想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交响曲》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交响曲,则以鲜明的标题性、戏剧性和新颖的配器效果见称于世,是浪漫派标题音乐的划时代作品。门德尔松在同一时期,也写了一系列描写自然风光和取材于文学作品的序曲。这种标题序曲到了李斯特的手里,发展成为交响诗。

一百五十年来,标题交响曲、序曲、交响诗、音诗、音画、交响童话、交响叙事曲等,成为标题音乐创作的重要领域。近代标题音乐不仅因借助于文字说明而通俗易解,并且有引人入胜的标题内容和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因而日益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交响诗
交响诗是一种自由形式的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它的前身是音乐会序曲。交响诗在构思上,或体现一个哲学思想,或体现一种诗的意境,或和一定的文学题材相联系。交响诗创始于十九世纪中叶,创始者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

李斯特写过十三首交响诗,这些作品的内容,大多取材于诗歌、戏剧或绘画;总谱的前面常常有一篇序言,说明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主题思想,或引用有关诗文,说明作品的题材内容。这一篇序言或引用的诗文就是作品的标题。例如李斯特的第三交响诗的题目是《前奏曲》,它取材于法国浪漫派诗人拉马丁的《诗的冥想》,总谱前面刊登了李斯特根据这首诗写成的序言,作为这首交响诗的标题。序言的全文是这样的:“我们的生命除了是用‘死亡’唱出第一个庄严音符的无名歌曲的一组前奏曲以外,还有什么呢?爱情是每一颗心中的朝阳,但最初的幸福和欢乐,怎能不受暴风雨的袭击,以致好梦被惊破,祭坛被摧毁;在残酷的打击下,怎能不冲出暴风雨,投入宁静的乡村生活,从回忆中去寻求安慰呢?可是人总是不能久安于大自然怀抱中温和的隐退生活的,当小号吹出警报的信号时,他立即冒险上阵,不管号召他去参加的是什么样的战斗行列;为的是在战斗中完全恢复自信,并获得充分的力量。”

拉马丁的原诗充满着对人生的怀疑,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思想。李斯特按照自己的观点来解释拉马丁的诗,把诗中所写人生道路上的各个阶段,看做是“一系列的前奏曲”,把它们描绘成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生活图画;尽管因遭受打击而灰心丧志,最后还是肯定生活,并信心百倍、活力充沛地投入了生活。李斯特根据表现标题内容的需要,灵活地运用奏鸣曲式的原则。全曲所有的主题都脱胎于一个有调。这个音调包含三个音,是从表示疑问的语言音调概括而成的。从这个音调蜕化出来的各个主题,每次再现的时候,都作了种种不同的变化,用来表现不同的形象和意境。这种手法,叫做“主题变形”。这“主题变形”是李斯特在协奏曲和交响诗等作品中常用的手法,也是李斯特以后的各种标题音乐中常用的手法。

他的第三交响诗采用自由的奏鸣曲式。开头是行板的引子,音乐用疑问音调提出了一个探求人生真谛的哲理性的问题。主部是庄严的行板,表现生命充满青春的活力,犹如旭日方升。连接部是一个抒情主题,表现爱情的温暖和幸福;它从主部的C大调转向副部的E大调。副部也是表现爱情的抒情主题,它出现在E大调上。展开部描写生活道路上的暴风雨,音乐素材也是疑问音调的发展。这段音乐用了许多造型手法,大提琴上下起伏的半音阶旋律、木管乐器和弦乐器尖锐紧张的不协和和弦,加上铜管乐器的呼啸、定音鼓的轰鸣,描写风起云涌,电闪雷鸣。当音乐发展到高潮时,木管乐器和弦乐器上的半音阶下行。犹如暴风骤雨,震撼人心。展开部后面的插部,是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田园曲。暴风雨渐渐平息,大地上雨过天晴,双簧管吹出一个明朗安静的曲调,好象牧人的笛管在演奏。这个曲调是呈示部中连接部主题的变形。在插部中。我们还可以听到显示部中副部主题的变形。副部的爱情主题。现在变成了田园曲了。田园曲逐渐变得激动起来,成为一首进行曲。铜管乐器吹出了战斗的号声,它号召主人公去迎接新的生活和斗争。这号声一是连接部主题的又一次变形。

下面是倒装的再现部,其中首先再现的是副部。副部主题在这里又一次变形为战斗进行曲。最后出现的是主部主题,它象在呈示部中一样,没有变形。表现主人公在战斗中恢复了自信和青春的力量。

李斯特认为:“标题能够赋予器乐以各种各样性格上的细微色彩,这种色彩几乎就和各种不同的诗歌形式所表现的一样。”所以他称他的单乐章标题交响音乐为“交响诗”。李斯特的《山上所闻》、《前奏曲》、《马捷帕》、《理想》、《从摇篮到坟墓》等交响诗,都是以诗歌为题材的、表现诗的意境的作品。也有一些交响诗,是以绘画为题材的,或者是描写自然风光的,可以称为“音画”、“交响画”或“交响音画”。俄国作曲家鲍罗廷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就是一幅交响音乐的风俗画。

这是一首描写吉尔吉斯草原风光,并从中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交响诗。鲍罗廷在总谱前面,写上了这个作品的标题:“在平沙漠漠、一望无际的中亚细亚草原上,传来了不大听见的俄罗斯和平歌声。从远处可以听到马和骆驼的脚步声,以及东方曲调的奇异的歌声。一个土著的商队渐渐走近。它在俄国军队的保护下,穿过无边的沙漠,平安自由、无忧无虑地赶着路。商队渐走渐远。俄国人的歌声和亚洲人的曲调结合在一起,构成共同的和声,它的回声逐渐消失在草原的空气中。”

乐曲一开始,小提琴奏出了绵延不绝的高音持续音,描写草原的空旷气氛。以此为背景,单簧管吹出了悠长的俄罗斯曲调,由圆号在移低大六度的调上重复着,好象是飘荡在草原上的回声。接着,大提琴和中提琴的拨弦,描写远处传来了马和骆驼的脚步声。在这个背景上,英国管吹出了装饰得很华丽的东方曲调。当我们再一次听到单簧管吹出俄罗斯曲调,并由圆号呼应着这个曲调时,已经有了丰满的和声。接着,俄罗斯曲调由全部乐器强有力地奏出,描写俄国军队来到近处。英国管和大提琴再一次演奏东方曲调,并由小提琴在不同的调上重复着。然后,两个曲调用复调的手法同时结合在一起,描写土著的商队和俄罗斯军队相逢在草原上。在这段音乐中,俄罗斯曲调由双簧管吹奏,东方曲调先由小提琴演奏,后来移到大提琴上。最后,在尾声中,由圆号和各种木管乐器轮流吹出俄罗斯曲调的片段,描写歌声渐渐消失在草原上。

上面介绍了取材于诗歌和描写自然风光的交响诗,现在让我们再来听一首取材于雕塑的交响诗——霍维作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这是一首史诗性的交响诗,表达了人们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缅怀先烈的英雄业绩,胸中激荡着无限崇敬景仰之情。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我国一百多年以来在反对内外敌人的革命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立的。碑座四周镶嵌着用汉白玉雕刻成的八块革命历史浮雕,即“焚烧鸦片烟”、‘金田村起义”、“武昌起义”、“五四爱国运动”、“五卅运动”、“八一南昌起义”、“抗日敌后游击战”和“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这首交响诗并没有描写每一幅浮雕所表现的具体革命历史事件,而是概括地抒写了人民英雄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和高尚的革命情操。

全曲用奏鸣曲式写成。缓慢的引子先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齐奏深沉严肃的低音曲调,表现人们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的悼念和沉思;然后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出清澈明朗的和弦进行,表现对人民英雄的敬仰心情。
主部是一首英勇果断的战斗进行曲,运用了模仿复调的手法。各声部此起彼落,表现英雄们为革命事业勇往直前的斗争形象。副部是一个民歌风格的主题,表现英雄们宽广的胸怀和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

副部通过变奏发展表现热情激动的形象,随后情绪逐渐平静下来,音乐进入了展开部。在展开部中,主部的斗争形象得到了积极的发展,变得气势奔腾,锐不可当。作者在发展主部时用了“赋格段”的手法。展开部的最后一段用扩大了的节奏发展主题,在定音鼓和低音弦乐器的伴奏下,四个吹着阻塞音的圆号互相模仿,一步步走向高潮,描写革命斗争的风起云涌;再接再厉。再现部就在高潮上开始,其中主部和副部互相渗透,都有了新的发展。当主部进入最高潮时,小号和长号用激昂慷慨的音调,吹出副部的旋律,伴随着一声锣鸣,描写人民英雄的壮烈牺牲;然后音乐转入慢板,木管乐器和弦乐器奏出引子的主题,和圆号互相对答,表现出无限悲痛的心情。这是再现部中一个富于戏剧性的转折。再现部中副部的音乐形象,由回忆变为景仰,中间加进了主部的音型,表现出踏着烈士血迹继续前进的思想。尾声是主部主题的变形,变成了大调的庄严快板,表现广场上人民群众对英雄们的歌颂。

李斯特以后交响诗的重要作曲家,有捷克的斯美塔那和德伏夏克、法国的圣桑、德国的理查·施特劳斯和芬兰的西贝柳斯等人。

弥撒曲
弥撒曲是天主教弥撒祭曲活动演唱的歌曲,是宗教音乐中一种重要的体裁。
弥撒祭曲活动分为“普通弥撒”和“特别弥撒”两部分。普通弥撒所演唱的词与曲均固定不变,特别弥撒则根据教会所日历或婚丧等仪式而有不同。
弥撒曲的歌唱部分由唱诗班担任,曲调最初用节奏自由的单声素歌[泛指欧洲中世纪(500-1450)无严格节拍的单声曲调,包括格里高利圣咏、安布罗西对咏、法国天主教圣咏(gallican chant)、莫萨拉布圣咏(mozarabic chant)等各种欧洲古代宗教歌曲及与此类似的世俗歌曲。]。语言部分由神职人员用特殊的“平音调”(monotone)朗诵。按照传统习惯全部用拉丁文(1960年后教会才准使用各民族语言的译本)。记谱沿用中世纪使用的四线纽姆谱。
在普通弥撒中演唱的弥撒依次为:1、“慈悲经”(Kyrie);2、“荣耀经”(Gloria);3、“信经”(Credo);4、“圣哉经”(Sanctus);5、“羔羊经”(Agnus dei)。在特别弥撒中演唱的弥撒曲主要包含“进台经”(Introitus)、“升阶经”(Graduale)、“阿莱路亚”、“奉献经”和“圣餐经”(Communio)。
用作普通弥撒和特别弥撒活动的曲调虽多,但常用曲调仅20余种。在一整套弥撒曲中,这些曲调仿照套曲曲式组织而成,并且只用一种调式。
弥撒曲的类型很多,例如在参加弥撒活动的神职人员较多的普通弥撒中,音乐较为完整和精致的弥撒称为“大弥撒曲”(high mass)或“庄严弥撒曲”(missa solemnis),反之则称为“小弥撒曲”(missa lecta);以特殊目的的进行奉献的活动中演唱的弥撒曲称为“奉献弥撒曲”(votive mass);在没有朗诵也不举行仪式而只有歌唱的弥撒活动中演唱的弥撒曲称为“音乐会弥撒曲”(concert mass)。

安魂曲
安魂曲又被称作“追思曲”、“慰灵曲”,它是一种特殊弥撒曲——安魂弥撒曲(requiem mass),是用于基督教悼念死者的祭奠仪式中演唱的合唱套曲,由普通弥撒曲删除情绪欢快的“荣耀经”和“信经”、代之以“愤怒之日”(dies irae,拉丁)、“永恒的光辉”(lux acterna,拉丁)等曲组成。莫扎特K626号作品就是一部著名的安魂曲。近现代的安魂曲不论在题材内容、文字形式还是戏剧性手法方面,常常超越宗教的范围,并由大型管弦乐队伴奏,例如布里顿所作的《战争安魂曲》(1961).

清唱剧
清唱剧是一种大型声乐套曲,由独唱、重唱和合唱组成,用管弦乐队伴奏。当十六世纪末年,清唱剧和歌剧在意大利同时产生的时候,清唱剧象歌剧一样是在舞台上演出的,但内容取材于圣经故事,是一种宗教题材的歌剧。到了十七世纪中叶以后,才采用了只唱不演,也就是“清唱”的形式,但内容还是有一定的戏剧性,有时并且和歌剧一样有剧中人物。后来,清唱剧的内容已不限于宗教题材,也可以采用世俗题材。清唱剧特别适合于表现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所以许多清唱剧常常具有壮丽宏伟的史诗气息。

十八世纪德国作曲家韩德尔作有三十多部清唱剧。著名的《弥赛亚》是一部宗教题材的作品,歌词是根据圣经写成。全曲分为三部分,类似于歌剧的三幕。这部清唱剧没有剧中人,但音乐的形式象歌剧一样,包含独唱、重唱和合唱,前面有序曲,中间还有间奏曲。独唱分宣叙调、叙咏调,宣叙调又分无伴奏宣叙调和伴奏的宣叙调两种。这些都和早期歌剧的形式相接近。


康塔塔
康塔塔是一种类似于清唱剧的声乐套曲。它同清唱剧和歌剧一样,产生于十七世纪之初的意大利。最初,康塔塔是一种世俗题材的作品,只是由宣叙调和咏叹调交替演唱的独唱声乐套曲。十七世纪中叶传入德国以后,才发展成为包含独唱、重唱和合唱的声乐套曲,内容既有世俗题材,也有宗教题材。康塔塔的形式近似清唱剧,但规模比较小,戏剧性不太强,往往偏重于抒情,有些类似于我国的大合唱。从两种体裁的起源来说也有区别:清唱剧最初是象歌剧一样在戏剧舞台上演出,观有戏剧表演。巴赫有一部《圣诞清唱剧》,由六个教会康塔塔组成。由此可见,康塔塔往往是清唱剧的组成部分,它的规模当然就要比清唱剧小得多了。

巴赫一共作有二百多部康塔塔,其中近二百部是教会康塔塔,是为宗教节日创作和演唱的;二十多部是世俗康塔塔,是为世俗社会的节庆活动如庆贺生日、命名日,以及婚礼、丧礼等场合而创作和演唱的,和节庆活动没有关系。教会康塔塔常以众赞歌结束,众赞歌是一种基督教会众合唱的赞美诗,而世俗康塔塔则不包括众赞歌,是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和合唱组成的。

十九世纪以后的作曲家,用交响音乐的发展手法来处理康塔塔,使之成为贯穿着戏剧发展的大型声乐——器乐作品。康塔塔和清唱剧的区别,实际已经不存在了。


协奏曲

什么是协奏曲协奏曲——concerto,原意是竞赛。十六世纪意大利的协奏曲多指有乐器伴奏的合唱曲,以别于无伴奏合唱。十七世纪后半期,指由几件或一件独奏乐器,与一小型弦乐对互相竞奏的器乐套曲。用几件乐器者称“大协奏曲”。意大利作曲家托莱里和科莱里是大协奏曲的创始者。亨德尔和巴赫都作有大协奏曲。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就是大协奏曲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由一件乐器(有时还带有伴奏)与乐队竞奏的古协奏曲,叫做“独奏协奏曲”,如维伐尔地的协奏曲。
    维也纳古典乐派大师莫扎特以大量的创作——二十多首钢琴协奏曲,六首小提琴协奏曲,以及长笛、单簧管、小号、圆号等为独奏乐器的协奏曲——确立了至今还被袭用着的协奏曲形式。这种协奏曲由一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独奏部分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高度的技巧性。乐曲通常包括三个乐章: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多为抒情的慢板,第三乐章常用回旋曲式或奏鸣曲式。第一乐章的后部有一个华彩段(第二、三乐章有时也插入较短的华彩段)。起初,华彩段由演奏家根据乐曲的基本主题作即兴发挥,到十九世纪后则由作曲家写成固定的曲谱。现代音乐家演奏古典协奏曲时所用的华彩段曲谱,是由后来的作曲家写成的。贝多芬为协奏曲形式注入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并使独奏部分与乐队部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共同实现交响性的发展,使协奏曲的思想性、艺术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五首钢琴协奏曲,都是对协奏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杰作。
    浪漫乐派以及后来各国民族乐派作曲家的作品中,独奏乐派更富于鲜明的表现力、感人的歌唱性和高难度的技巧性,整个乐曲往往也具有更强的动力感和交响性。肖邦的钢琴协奏曲,门德尔松、勃拉姆斯、帕格尼尼等人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格里格的钢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的钢琴、小提琴协奏曲等都成为世界音乐文化宝库中独树一帜的珍品。李斯特把多乐章套曲的艺术构思集中凝聚起来,创造了单乐章的协奏曲形式,他的两部单乐章的钢琴协奏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著。二十世纪以后,如苏联的格里埃尔的声乐协奏曲,则以人声与乐队结合而成。西方现代主义音乐流派的某些协奏曲,则更显出“浓缩”、简短的特点,“新维也纳乐派”威伯恩以无调性的十二音序列形式写成的协奏曲。现今仍居同类型作品的“鳌头”地位。
    我国的协奏曲创作和表演正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并在新的探索中不断取得可喜成果,在音乐风格的民族化、鲜明的标题性,和由此而引起的形式、结构等方面的较自由的处理,以及引入民族器乐领域和声乐领域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如:刘诗昆等人的《青年钢琴协奏曲》、刘敦南的钢琴协奏曲《山林》、秦咏诚的声乐协奏曲《海燕》、刘守义的《唢呐协奏曲》等,都在不同方面做出了努力;何占豪、陈钢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的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等等则已在世界乐坛上迸发出令人瞩目的艺术光彩。

交响乐
      交响乐就是为整个管弦乐队所作的奏鸣曲。
文艺复兴时期就有了交响乐这个说法,但当时的含义和现在完全不一样,当时的交响乐泛指的是一切多声部的音乐。其中包括了声乐和器乐。
      到了16-17世纪,交响乐被用来称呼歌剧和清唱剧中的序曲和间奏曲,这时声乐已经被排除在了交响乐的概念以外,“交响乐”从此成为了一种纯粹的器乐曲。
18世纪初,序曲和间奏曲开始脱离歌剧开始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这对交响乐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作曲家斯卡拉蒂在自己的作品中为序曲奠定了“快板一慢板一快板(舞曲风格)”这样一种三段体式, 给后来的交响乐的乐章格式建立了最基本的格式。
      18世纪下半叶,德国的曼海姆乐派在序曲的创作中开创了主调音乐的手法,提高了乐器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的戏剧性。并在三段式序曲的基础上增加了快板的终曲。这样,就形成了四乐章器乐套曲的雏形。
后来的三位音乐大师把古典交响乐发展到了最成熟的阶段,他们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这三位大师把维也纳乐派和古典主义发展到了颠峰的状态。也使得交响乐进入了自己的黄金时期,贝多芬更是把交响乐的内涵和思想性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现代意义上的交响乐概念就在这个时期形成了。
      之后欧洲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们在继承了古典主义的精华后,将交响乐的内容、形、乐队编制,乃至于标题,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在这个时期,交响乐的形式更为自由,色彩更加丰富,表现手法也更多种多样。
进入20世纪后,交响乐仍然在不停的发展着,越来越多的新元素被添加到交响乐中。气势恢弘,感情细腻,表现力无限丰富的交响乐仍然拥有大量坚定的爱好者。

奏鸣曲
奏鸣曲是种器乐音乐的写作方式,是西方音乐的主要表现方式,从古典音乐时期逐步开始完善。

奏鸣曲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一般包括两个主题,两个主题旋律的反复变化和相互对比使音乐的整体效果逐渐增强。奏鸣曲至少有一个乐章,也可以分为几个乐章。钢琴奏鸣曲一般分三个部分,但弦乐四重奏和管弦乐奏鸣曲有时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尾声。随着奏鸣曲式的发展,表现音色和力度的变化形式不断增加,使音乐的表现力越来越强。许多交响乐都采用奏鸣曲式的方式写作。

奏鸣曲是由一件独奏乐器演奏,或由一件独奏乐器和钢琴合奏的器乐套曲。所谓器乐套曲,就是包含几个乐章的乐曲。例如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和组曲,一般都有几个乐章,因此都是器乐套曲。奏鸣曲、交响曲和协奏曲是同一类型的器乐套曲,它们和组曲相比,都有构思缜密、结构严谨的特点。

早期的奏鸣曲即十七世纪中叶到十八世纪中叶的奏鸣曲,是一种从复调风格过渡到主调风格的独奏曲或重奏曲。从使用乐器的多少来分,主要有“二声部奏鸣曲”和“三声部奏鸣曲”两种;从体裁来分,则有“教堂奏鸣曲”和“世俗奏鸣曲”两种。

教堂奏鸣曲因为过去常在教堂仪式中演奏而得名,但是它在内容上和宗教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和世俗的室内奏鸣曲比较起来,在风格上和形式上有所区别而已。这种奏鸣曲通常有四个乐章,第一和第三乐章是慢乐章。第二和第四乐章是快乐章,在速度上形成对比。音乐严肃稳重,大多表现内在的思想感情。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以上几种奏鸣曲发展成为近代奏鸣曲。近代奏鸣曲通常包含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一般是用奏鸣曲式写成的快板乐章,由以斯卡拉蒂的作品为代表的单乐章奏鸣曲发展而成。

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奏鸣曲发展成为近代奏鸣曲。近代奏鸣曲通常包含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一般是用奏鸣曲式写成的快板乐章,由以斯卡拉蒂的作品为代表的单乐章奏鸣曲发展而成。

所谓奏鸣曲式,它的概念不同于奏鸣曲。奏鸣曲,是一种多乐章的大型器乐套曲,而奏鸣曲式则是指大型器乐套曲中某一乐章的曲式结构。

近代奏鸣曲的第二乐章是抒情的慢板乐章,由教堂奏鸣曲的慢乐章发展而成。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或谐谐曲,由室内奏鸣曲的舞曲发展而成。第四乐章是快速的终曲,常采用回旋曲式,由教堂奏鸣曲的快乐章和室内奏鸣曲的快板舞曲发展而成。

芭蕾
”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十八世纪传入俄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传入中国。“芭蕾”一词本是“法语”ballet的英译,意为“跳”或“跳舞”。芭蕾最是欧洲各国的古典舞剧的统称,是一种以欧洲古典舞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戏剧、舞台美术等艺术形式的舞蹈品种,最初是一种群众自娱或广场表演的舞蹈,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严格的规范和解构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上特制的足尖鞋立起脚尖起舞。  芭蕾(Ballet)一词,来源于意大利语的Ballare(即跳舞)和古拉丁语的Ballo,最后用法语的Ballet确定下来,并一直沿用至今。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芭蕾17世纪在法国宫庭形成。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和十二个手位,使芭蕾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和体系。这五个基本脚位一直沿用至今。随着芭蕾舞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不同风格特点的意大利学派、法兰西学派和俄罗斯学派等,20世纪以后出现了现代芭蕾学派,并陆续派生出许多芭蕾学派,风行欧美。


歌剧
歌剧是把戏剧、诗歌、音乐、舞蹈和美术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综合艺术,起源于十六世纪末的意大利。欧洲传统歌剧分为:正歌剧、意大利喜歌剧、法国音歌剧和法国大歌剧等几种体裁。

在十八世纪的意大利,正歌剧非常流行。正歌剧是和宫廷贵族的艺术趣味相适应的,题材大多是希腊神话或历史故事。在形式上注重华丽的演唱技巧。音乐包含序曲、咏叹调、有伴奏的宣叙调、重唱、合唱等。正歌剧不仅盛行于意大利而且还流传到欧洲其他国家,德国、奥地利和法国的作曲家也常采用意大利剧作家的脚本写作正歌剧,用意大利语演唱

歌剧是一门源于音乐发展而来的戏剧舞台表演艺术。

戏剧的演出需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较之不同的是,歌剧中还运用了大量的音乐元素,其表演并不是说出来而是唱出来。歌手由合唱队伴唱,在某些歌剧中,合唱队的阵容甚至达到了整个交响乐团的规模。歌剧有两种传统的演唱形式:宣叙调,类似于普通的朗诵;咏叹调,独唱的乐段。比较短小的唱段有时也称为咏叙调。每一种歌唱方式都辅有乐器伴奏。

歌手所扮演的角色依照他们各自不同的音调分类。男性歌手由低至高分为:男低音,男中低音,男中音,男高音,男最高音。女性歌手由低至高分为:女低音,女中音以及女高音。

歌剧中包含着其他多种艺术形式。音乐当然是其主干,但基于其对话式的表演,固戏剧元素在歌剧中也占有较重的分量。另外视觉艺术,比如绘画,被用来展示舞台背景,对于整个表演来讲,其作用不容忽视。最后,舞蹈也经常作为歌剧的一部分参与表演。因此,最著名的歌剧作曲家之一的瓦格纳会在提到歌剧类型时称之为“音乐大合作”(Gesamtkunstwerk)。

组曲
组曲也是最古老的音乐体裁之一,起源于东方许多民族所拥有的声乐与器乐相混合的大型套曲至玛科姆和木卡姆等。在西欧,最早的组曲在十五至十七世纪出现在诗琴音乐中,它完全是一种舞蹈套曲,主要用于家庭娱乐演奏。这种套曲起先只是两首舞曲的连续演奏——前者流畅、缓愎,二拍子,如庄严的帕凡舞曲(Pavane),后者快速,三拍子,如意大利的加利亚尔达舞曲(gagliarda)或萨尔塔列罗舞曲(saltarello)等。后来,这种套曲中的乐曲增加到四至六首。象这样由数目不等、性质各异的舞曲连续组成,并用同一的调性统一起来的套曲,在当时有着各不相同的名称:如组曲(suite)、连曲 <ordre)、帕梯塔(Partita)、芭蕾舞场面(Balertto)和室内奏鸣曲 (sonata da ctmera)等,其中的舞曲都已失去伴舞的实用意义。
      组曲的形成虽然可以溯源到十五世纪)但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组曲,主要是指在十七至十八世纪出现的巴罗克舞蹈组曲:它由四首基本的舞曲组成,这些舞曲的旋律进行、速度、节拍和节奏各不相同,但保持同一的调性,排列的次序也固定不变。这种组曲通常从阿列曼德舞曲的开始。这是一种德国舞曲,二拍子或四拍子,中等速度,步调从容、宏伟。随后是两苴三拍子的舞曲,先是库兰特舞曲 (courante)——一种法国舞曲,比较活跃,速度也比前稍快,它同前一首舞曲总是相继出现的。另一首三拍子舞曲是拉萨班德舞曲 (sarabande),这是一种古老的西班牙摩尔人舞曲,步态稳重庄严,但有点刻板,有时带点伤感甚至悲剧性色彩。在整套组曲中,它是速度最慢的一首。最后,组曲总是用基格舞曲(gigue)作为结束。这种舞曲源出于古代的英国舞曲,是一种复合拍子的农村舞曲,常用三连音或附点节奏型,情调粗犷、活跃在欧洲许多国家中都很盛行。不难看到,上述这四首舞曲,除第三首外,速度都是逐渐地加快起来的;除了这些基本的舞曲之外,在这类组曲中有时还穿插进当时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舞曲,例如广泛流行的小步舞曲(Minuetto),或者戏谑性的民间舞曲,如加伏特舞曲(gavotte)、布列舞曲(bourree)、风笛舞曲 (mustte),或乡村舞曲(Contredanse)等。这些朴素而欢快的舞曲,起先只是用于宫廷或城市舞会中,由职业舞蹈者表演以欢娱宾客,到后来有个别舞曲,例如小步舞曲和加伏特舞曲才变成宫廷的生活舞曲。这些欢快、戏谑,或者带点忧郁的舞曲多半在萨拉班德舞曲与基格舞曲之间插入它在组曲中虽然只是起着一种“间奏曲”的作用,但它却给组曲带来了更多民间音乐的生活气息。组曲中的大多数舞曲,除了小步舞曲外,几乎全都采用简单二部曲式的结构。这种二部曲形式的前后两段(AB)十分均衡,二者的素材或者相似或者对置,常有问答的效果,但总的说来音乐的形象比较单一,很多歌曲和舞曲都是用这种曲式写成的。
      巴赫和亨德尔为组曲这种体裁写过不少独奏、室内乐重奏和乐队作品。巴赫的组曲有时叫帕梯塔,常从一段相当扩展的前奏曲 (Prelude)开始——作者有时把这段前奏改称为幻想曲(fantasia)、托卡塔(toecata)、序曲(overture),甚至叫做交响曲(Symphonie);至于通常在萨拉班德舞曲之前插入的那些间奏性乐曲,在巴赫的作品中也不只限于舞曲,还有各种富有特性的乐曲,如诙谐曲(scherzo,即戏谑)、随想曲(capriccio)、回旋曲(Rondo)和咏叹调(aria)等。巴赫的某些组曲或帕梯塔,有时因为其中的第一首是前奏曲而把整个作品易名为序曲;巴赫的管弦乐组曲,还一反过去的传统,不再让本来是整套作品的支柱的那四首古老的舞曲继续发挥主导作用,而突出在当时生活中受欢迎的一些舞曲,使它跃居作品的首要地位。亨德尔也有逸出舞蹈:节奏和舞曲体裁的倾向,他有一些组曲并不按舞曲的节奏,而只按不同的进行速度和步调而排列,个别组曲甚至只含有一首舞曲。亨德尔的《水上音乐》和《焰火音乐》,都是属于有名的管弦乐组曲之列。
      与此同时,法国一些著名作曲家,如柯普兰和拉摩等也写了不少组曲,但多半不以舞曲为墓础,而成为各种现实生活情景的描绘和写实的音画。十八世纪下半叶,一般组曲已经不再采用在生活中绝迹的那些古老的舞曲,而且时常取名为夜曲(nocturne)、小夜曲 (serenade)或嬉游曲(divertissement)。这时。舞蹈组曲也已逐渐被另外一些套曲形式如交响曲和奏鸣曲所代替。
      十九世纪下半叶重又复兴的组曲,是一种新型的标题性交响组曲,无疑地,它是在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上半叶交响音乐的高度发展的影响中形成的。马斯涅、比捷、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和莫索尔斯基的标题性组曲(《庞贝》、《罗马》、《安塔尔》和《图画展览会》)都是很有名的范作。有些标题性组曲是从戏剧、歌剧或舞剧音乐中选编而成的,这是因为作曲者意识到大型的戏剧、歌剧,特别是舞剧不可能长期上演,所能接触的观众极为有限,而把这些剧场音乐编成组曲在音乐会上演奏,倒能吸引众多的听众。因此,比捷编选《阿莱城姑娘》组曲的创举,立即受到热烈的响应,这方面的杰作有格里格的《培尔,金特》、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和《胡桃夹子》、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和普罗科菲耶夫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近代作曲家也有从电影配乐中选编音乐会组曲的。标题性的近代组曲,曲式都比较自由。

[ Last edited by discoco on 2006-5-24 at 21:17 ]

Rank: 3Rank: 3

UID
66779
帖子
379
主题
17
金币
445
激情
14
积分
483
注册时间
2005-3-10
最后登录
2023-4-22
2
发表于 2006-5-24 20:52:58 |只看该作者
古典乐派

“古典”(Classic)一词源自拉丁文,原是典范、即奉古希腊(或罗马)为典范而加以模仿的意思。古典主义开始形成于罗马时代——罗马文化鼎盛时期、即公元前一世纪奥古斯都时代。罗马与希腊同为奴隶社会,基础及文化有其大致相近之处,罗马帝国在文艺方面继承古希腊遗产,即把古希腊的成就看作不可逾越的高峰,借以从思想上统一被征服各民族,但由此也形成了长期统治西方的崇拜古典的风气。古典主义在文艺复兴时期特别广泛流行——文艺复兴本义正是复兴古典文艺的意思。十七世纪西方文化中心从意大利转到法国,这时出现的古典主义运动,时常被称为新古典主义,以别于罗马与文艺复兴的古典主义。法国新古典主义是法国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产物,原型是拉丁古典主义,它的出现适应了法国统治阶级醉心在法国土地上恢复罗马帝国业绩的需要。法国新古典主义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在于戏剧,它的全盛时期在七十至八十年代;但是新古典主义在十七世纪末走下坡路后还在法国延长寿命一百年,不过这时这已成为形骸仅存的东西,所以有时也被称为“伪古典主义”。古典主义崇尚理性(实即人的良知),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当时十分流行的唯物理论,它提出理性是真知的唯一源泉,真理的标准,衡量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尺度,这就动摇了中世纪烦琐哲学的思辨方法和对教会权威的信仰,自有其进步的一面。新古典主义特别重视规范化,因此法则几乎成为一切创作的方剂,例如戏剧上的三一律(即“要求舞台上的表演自始至终只有一件事在一地一日里完成”——布瓦洛《诗的艺术》)在当时就是不得逾越的一个规范。由于强调理智的因素,新古典主义一味要求风雅、高尚、审慎与节制,过分侧重于表现的形式和技巧,特别是语言的纯洁和明晰,至于创作的想象则常被弃之不顾,作品中的感情表达,也只是作为一股潜流在完美、均衡的形式的光滑外表之下起伏而已。古典风格的作品结构严谨,故事发展顺理成章,语言明确洗炼,不追求故作惊人之笔或戏剧性穿插,庄严而无虚架子,激动而没有火气——所有这些都是古典主义的基本信条。
      但是“古典”一词在音乐中却可以有种种解释。
      人们有时把严肃音乐或艺术性音乐统统称为古典音乐,以同所谓“流行”音乐或娱乐性音乐相区别。“古典”的这一广义解释,把历史时期和风格全然撇开,因此,本来是属于不同时期和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例如,巴赫、贝多芬、柴科夫斯基以至于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都可以称为古典音乐。“古典”一词在一些音乐爱好者心目中虽是这样理解发,但是应该说,这样的提法很不确切。较为精确的解释有两种:第一,专指音乐史上特别强调清晰、均衡和自然的风格,或强调客观性与传统的时期,从这一方面着眼,文艺复兴后期和巴罗克后期以及维也纳古典乐派,都属于典型的古典时期。第二种解释是狭义的,它只指维也纳古典乐派,即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有时也延伸到舒伯特。根据这后一种解释,音乐上的古典时期,约自1750年巴赫去世时开始,直到1830年为止,其间唯一发生的重大事件——1789年法国大革命,把这一时期截然分成两半。显而易见,象这样划定音乐上的古典时期,在时间上同法国文学的新古典主义却相去甚远。
      西文音乐的古典风格最明显的标志,是主调和声织体取得统治地位。象单声音乐(通奏低音)在巴罗克时期取代了文艺复兴的模仿复调那样,现在,古典时期的主调音乐又取代了巴罗克后期的赋格曲一类的复调作品。新的主调音乐带来的风格变化,从赋格曲与古典作品的比较中可以清楚看出。在一首赋格曲中,我们听到的只是旋律的依序进入、模仿和交迭,却不容易跟踪任何一支旋律的进程,也听不清楚它的结束或旋律中的乐句和分句,乐曲中诸声部的进行只是象持续不断的流水那样。但在古典的主调音乐作品中,独具个性的旋律却是绝顶需要的,这旋律往往由一些易于记住和便于发展的短小动机组成,因此,我们很容易清晰地听到乐曲中旋律内部相互依存的一个个乐句,其中一个四小节(或者八小节)的乐句往往还用于另一个四小节(或八小节)的乐句予以平衡,听来一切全都井然有序;推而广之,整个作品事实上总是由这种对称的乐段(用终止式以标明)的周期性反复组成的。因此,从古典作品中旋律的呈现、变化和反复的模式,也很容易辨认出整个乐曲的结构和形式。
      音乐史上的古典时期基本上是属于器乐的,绝大多数作曲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器乐的体裁与形式,声乐的地位反而退居其次。这也是由时代的要求所决定的。十八世纪,法国君主专制政体已在腐朽之中,而启蒙运动却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广泛地发展着,智慧之光散布得越来越广。启蒙主义者规定文学艺术应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并鼓舞人们起而实现社会改革这一主旨,反映了当时不断壮大和渐有权力的第三等级的利益,这方面以平民走上戏剧舞台作为主要标志,而博马舍(P.-A.C.de Beaumarchais,1732-1799)的喜剧《塞维尔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姻》则为此树立了不朽的典范。古典风格的音乐大师,都是属于当时的第三等级,为了便于面向日常生活的题材和表现普通人的形象,他们必然地转向纯粹世俗的器乐领域。就以海顿来说,这位长年为他的主人埃斯提哈齐的私人娱乐谱写家庭礼拜弥撒乐和祝寿声乐大曲的作曲家,也懂得分出自己的一部分时间,到英国指挥公开音乐会,演奏他为宫廷以外的广大听众而写的交响曲,满足这些愿意花钱买票的中产阶段新听众的需要。敢于同大主教决裂的莫扎特,虽然在歌剧方面卓有贡献,他的器乐作品也是大量的。至于贝多芬,他纯粹是一位器乐作曲家,他以革命中的英雄作为作品的主人公,为此他有时也被称为革命的古典作曲家。
      古典主义的规范化确立了奏鸣曲、弦乐四重奏、协奏曲和交响曲等多乐章体裁和快板乐章奏鸣曲形式。人们常把奥地利作曲家海顿称为交响乐之父,其实,这种体裁是在柏林、曼海姆、维也纳、巴黎、意大利和波希米亚众多作曲家的共同努力之下,经历过非常复杂的发展过程而形成的,其中应特别提到的有曼海姆的斯塔米茨和北德的埃曼纽尔·巴赫(K.P.E.Bach,1714-1788,老巴赫的第二个儿子)等。同巴罗克风格相比较,古典风格的快板乐章奏鸣曲形式以两个主题本身的繁复变化而按阶段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模仿(有些评论家甚至认为主题的发展乃是古典作品写作的基础,听古典风格作品时人们更多的也是注视着主题的发展);古典风格作品中节奏与配器色彩灵活善变,而不是整乐章划一不变;古典风格取消数字低音,作品中所有声部、甚至于演奏的力度,都由作曲家亲自写出和标明,而不是留给演奏者演奏时即兴处理。至于感情的表达,古典作品由于理性精神的影响,往往比较克制、沉着,而不是狂热的倾诉——从这方面着眼,巴罗克风格全然不同于古典主义,它反而更接近于后来的浪漫主义的精神。
      古典时期因然是主调音乐占居统治地位,但复调写法不论在世俗音乐或是宗教音乐中并没有绝迹。古典作曲家在以主调音乐为基础的作品中,还不时运用复调以强化、对比和发展,并以古老的复调形式、特别是赋格曲以进行试验。象这样的兼收并蓄,是每一种风格和每一个历史时期用以扩充音乐语汇的一种通行办法。


浪漫乐派

浪漫主义一词具有多种多样的含义,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解释,它在这方面所造成的麻烦,较之古典主义一词,有过之而不及。
      问题大致存在于这么几个方面。
人们习惯于把雨果《<克伦威尔>序》称为浪漫主义的纲领,这是因为雨果这篇讨伐伪古典主义的檄文,确曾获得广泛的响应,从而得以用一大批耳目一新的作品,掀起一个类似文艺复兴的运动,以显示浪漫主义文学的巨大声势。因此文学史上常把雨果发表这篇序言的1827年和随后因雨果的浪漫主义戏剧《欧那尼》上演成功而达到浪漫主义发展高潮的1830年,作为古典主义同浪漫主义在时间上的分界。但是,如若探究浪漫主义的根源,却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初。因为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的中短篇小说《阿达拉》(1801年)和《勒内》(1805年),已经包含了日后浪漫主义文学将要加以发展和夸张的一切优缺点的萌芽(特别是勒内这个悲剧厌世的“世纪病”的典型人物的出现),所以有些人常把整个十九世纪视作浪漫主义的纪元,有时甚至还把它的结束时间延伸到大约1910年间。由此可见,文学艺术上不同时期的过渡,时常存在着两种因素相互渗透和交错的情况。拿音乐来说,浪漫乐派作曲家并不曾提出过什么纲领,也很少结成志同道合的集团;但是,音乐中的古曲主义和浪漫主义,也有既相反对又相连贯的情况。例如,在巴罗克音乐鼎盛时期,斯塔米茨严谨工整的创作已经具有古典主义的雏型;又如,贝多芬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的作曲家,但他同时又开了浪漫主义的先河,他的作品当时的人们认为是浪漫主义的,贝多芬实际上对所有浪漫主义早期作曲家都有影响。扩大来说,音乐进化的整个历程,有时也可以视作从古典到浪漫的循环,这样一来,浪漫主义就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属于十九世纪的了。所以,要划定音乐的浪漫主义时期就相当麻烦;如果我们把贝多芬逝世的1827年作为音乐的浪漫主义的起点,这同文学上的分期创相符合,但是基于上述种种理由,这毕竟过于粗略,其中带有很多假定的因素。
      其次,高尔基在他的《俄国文学史》中第一次把浪漫主义划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因此,如今在谈论浪漫主义及其作家和作品时,大都根据作者的政治立场、即对待革命的态度,区分为积极的(又称进步的或资产阶级)浪漫主义和消极的(又称反动的或贵族的)浪漫主义两个不同的阶级流派。浪漫主义内部的两种倾向的相互联系,本来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即使是积极的浪漫主义作家多半也还有消极的一面,这是当时西方各国阶级力量的对比所决定的。因此,原则上可以区分,但又不能绝对化。举个例说,在文学领域固然可以举出这两种浪漫主义流派各自最早的代表人物——一个是斯达尔夫人(Mme de stael,1766-1817),另一个是夏多布里昂;但是在音乐领域就很难找到这样绝然的人物——在浪漫乐派作曲家,瓦格纳是够复杂的,可又无法把他归入浪漫主义右翼。这又是一个难题所在。
      还有,浪漫主义是某一特定时期的一种风格,还是一种创作方法,这也时常有所争议。比如说,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的作曲家所使用的音响材料(基本的和声体系)和体裁与形式(奏鸣曲、交响曲与弦乐四重奏等),基本上是同一的;同以往不一样,巴罗克音乐曾用通奏低音技巧以替代十六世纪古老的复调,古典时期又用主调音乐以替代巴罗克的赋格曲,但浪漫主义却没有类似的替换物,它只是在不同程度上对过去传统的个别形式加以发展和革新而已。因此,有此就认为浪漫主义并没有创造全新的风格,它只是古典风格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发展。
      浪漫主义者志在无限,一心要除旧布新,他们是向前看的,但是由于他们主要在幻想中探讨生活,有时也会走回头路,例如他们凭依古典主义所忽视的想象的翅膀,飞向大自然和异国,但也飞回远古以及九霄云外那虚无缥缈的境界,到那里去寻觅理想和找求满足。关于微型机勃勃的大自然,在古典主义时期原是同作品的主人公交溶一体的,但到浪漫主义时期,大自然同人之间也存在着深邃的矛盾,常被用以同主人公极端孤独的内心世界形成对照。不但如此,浪漫乐派作曲家感伤的心境,往往还给他们所描绘的风景画页抹上一层暗淡的色彩。因此,在浪漫乐派的作品中,我们很少能看到光辉夺目的大自然景色,个别田园画面的描写虽也美妙,却是已近黄昏,而更多的则是阴森可怖的暗夜、孤寂的海岛和经常翻腾着惊涛骇浪的海洋。至于异国和远古,尤其是浪漫主义艺术家便于遁入的虚幻境界;他们追求所谓较少受到资产阶级文化侵蚀和影响、即较多保持古风的异国情调——于是法国作曲家喜欢选取西班牙的题材,而德国作曲家则写意大利;与此同时,他们还倒退到启蒙主义者极端仇视的那个中世纪中去——于是这个迷信的黑暗世纪所特有的种种怪物全都应运而起。
      由于浪漫主义精神之激烈,浪漫主义音乐的着重点也从形式及其正规发展转到个性化的旋律写作上来。浪漫乐派作曲家认为精工编织的一长串旋律线条,远比主题的严格发展来得重要,因此,他们的旋律写作往往不受传统的公式或小节线的束缚,只要求旋律象自由的呼吸那样诉述作者心里的话或表抒他们直接从独特的心境或印象产生的激情。如果必须从一支美妙的旋律和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构这二者之间进行选择的话,一个浪漫乐派作曲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而对古典乐派高度发展过的那些曲式则自由地加以处理。因此,举例来说,浪漫乐派的奏鸣曲,就象是由若干个饶有兴味但彼此间联系比较松散的几个片断组成的,它不象古典时期的结构那样小心翼翼地注意保持均衡。然而,对抒情旋律的兴趣虽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浪漫乐派作曲家最明显的建树,却在于和声与音响色彩。在十九世纪,和声的技巧变得越来越复杂:变化音和声、远关系转调、复杂化的和弦等,都力图把大小调体系的调性轮廓弄模糊;和声现在变成一种表现工具,而不仅仅是音乐结构的一个媒介。浪漫乐派作曲家对和声技巧的发展同对音响色彩的兴趣是相辅相成的:这一个时期的乐队规模无限扩大,一些乐器得到改善,又有一些新的乐器发明出来,各种乐器的新奇组合产生了新颖的色彩效果,又丰富了管弦乐队的调色板,从而使这种拥有迷人的音色储备和力度层次的大型管弦乐队成为一种理想的工具。浪漫乐派作曲家由于不太重视对称规则和均衡,有时甚至摒弃诸如快板乐章奏鸣曲形式的结构原则,因此,当他们使用大型管弦乐队以构筑要求首尾一贯的大型作品时,除了使用“主导动机”外,还借助于其他的附加性手段(例如故事的情节)去加以统一,这就产生了综合性的艺术——标题交响音乐。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是这方面的一部“处女作”,随后,李斯特和后来的理查·施特劳斯创造的单乐章音诗(或称交响诗),则是标题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有些浪漫乐派作曲家却认为小型作品特别可亲,更便于发挥他们的抒情才赋,也较容易捕捉那些难于捕捉的瞬间情绪,于是,钢琴小品和艺术歌曲首次在十九世纪得到推广,成为最富于特性的体裁之一,其中且有浪漫主义音乐的不少著名范作。
      音乐的浪漫主义时期的另一个特点,是演奏名家的涌现,一些具有高度天赋和超凡魅力的钢琴家和小提琴家,例如李斯物和帕格尼尼等,成为文化界灿烂的明星,他们以自己创作的技艺辉煌的作品吸引了众多的听众。
      浪漫主义一词源自romance,原指用罗曼语写成的中世纪英雄故事或诗歌,但如今浪漫主义一词同它原来的含义已经相去甚远。浪漫主义在文学艺术诸领域中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满怀热情、追求理想的世界,一个耽于幻想、勇于创造的世界。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浪漫主义本身虽然充满矛盾,但它依然取得重大的成果,推动文学艺术的进一步发展。音乐领域也莫不如此。

民族乐派

民族乐派是浪漫乐派的一个重要分支,或者说是浪漫乐派后期的发展;早期的民族乐派作曲家,基本上都是浪漫主义者,他们的作品含有后期浪漫乐派风格和形式的许多特点。
由于浪漫主义运动热衷于异国情调的原始文化,因此,在十九世纪逐渐增长了对民间创作的兴趣。民族乐派作曲家往往根据自己的才赋,按不同的方式去运用本民族的主题和民间的音乐遗产:如直接运用本国的民间歌曲、舞曲的音乐语言(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和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等),歌颂本民族的英雄或传说中的人物(莫索尔斯基的歌剧《鲍里斯·戈杜诺夫》和瓦格纳的乐剧《西格弗里》等),描绘本国山河美景(斯美塔那的交响诗《伏尔塔瓦河》和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等),记录本国意义特别重大的历史事件(柴科夫斯基的庄严序曲《一八一二年》等),或者为本国作家或诗人的作品编配音乐(格里格为易卜生的戏剧《彼尔·金特》所写的配乐和柴科夫斯基根据普希金的小说而写的同名歌剧《黑桃皇后》等)——民族乐派作曲家往往就是这样运用最能反映他们本国本民族的精神实质的内容而首先同他们本国人民进行精神上的交往的。
      音乐的民族主义倾向主要在俄罗斯和东、北欧一些国家中迅猛发展,这是因为从十八世纪以来,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进步运动在欧洲一些主要国家(如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等)都已基本结束,而上述那些国家到十九世纪却还尚待解决。所以,十九世纪的民族乐派,不同于先前一些作曲家采用民间曲调的做法(例如,文艺复兴时期作曲家就曾广泛运用十五世纪的一首民歌,海顿也把农民歌曲、舞曲用于他的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等),他们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即普遍用以提高民族自觉和强化其争取民主、自由与独立的斗争。
      俄罗斯从十七世纪末开始引进西方音乐后,意大利歌剧便在皇室贵族的“上流”社会流行开来,特别是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1762-1796),它一直被用以装饰宫廷的豪华排场。到十九世纪初,俄国依然是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1812年反抗拿破仑的卫国战争和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大大加强了民族意识,并促使俄罗斯民族文化向前迈进。这时,在俄国彻底觉醒的音乐界中第一个出现的作曲家是格林卡,他从民间音乐和东正教教会音乐的丰富宝藏吸取养料写出的第一部歌剧《伊凡·苏萨宁》(1836年),反映了俄罗斯作曲家为发展民族独立文化的巨大努力和信心。此后,作为一种艺术信条,民族主义在俄罗斯音乐中结出了最为丰硕的果实。
      波希米亚由于长期沦为奥匈帝国的殖民地,它也象其他被压迫民族一样,特别小心翼翼地卫护自己的风俗习惯和语言,处处反映出强烈的民族自觉。十九世纪捷克民族乐派的两位奠基者——斯美塔那和德沃夏克,都是热情的爱国者,他们致力于发扬捷克民族音乐,以捷克民间生活为题材,歌颂本国历史、文化和山河景色,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挪威民间音乐的魅力和挪威的民族音乐风格能为世所熟知,要归功于格里格,挪威民间音乐的许多手法,包括持续低间、交错节拍(例如3/4和6/8的结合)以及各种调式旋律与和声等,组成了他的基本风格特点。
      芬兰的西贝柳斯,醉心于民族文学、特别是民族史诗《英雄国》(或译《卡列瓦拉》),他从史诗选题题材谱写歌曲和交响诗,这是他的活动唯一能够同民族音乐风格相联系的一个方面;他并不引用或者模仿民间曲调。
美国只是到十九世纪末才有人尝试在自己的伤口中引用民间的素材,其中最著名的要算麦克道威尔(E.MacDowell,1861-1908),他采用的是美洲印第安人的旋律。
      法国作曲家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组织民族音乐协会,有意识地大力推广本国作曲家的严肃音乐作品,他们想借此表明严肃音乐这一领域并非德国人所能垄断,有趣的是法国民族乐派作曲家却未能完全摆脱李斯特始创的新形式和瓦格纳新型的和声语言与乐队织体的影响。更有趣的是普法战争虽然曾经促使人们对柏辽兹的音乐发生兴趣,但柏辽兹的影响依然是微不足道的。十九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间大多数法国作曲家基本上属于古典气质,他们并没有继续他们的先辈在浪漫主义方面所做的努力。
      综上所述,浪漫主义时期在文学与音乐领域普遍燃起的自觉的民族感情,虽然有着某些共同的特点,但在不同国家中的反应却具有不同的形式。民族乐派作曲家确信伟大的音乐艺术必须植根于本国的土壤,至于是否引用民间音乐的主题,那并不重要;一个作曲家也象其他所有的人一样,经常会受到他最接近的文化遗产以及本民族的传统、习惯和富于特性的音乐语言的影响,因此,一个作曲家如果确实运用体现在本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音乐语汇来进行创作,而不是盲目模仿或抄袭外国的范例,即使借鉴了别国的音乐文化,依然烙有明确的民族印记。例如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姻》,虽然采用意大利文歌词,也不回避意大利流行的歌剧传统,但它依然是真正的德奥作品。进一步说,一部作品所体现的特定音乐语言,倘若同欣赏者自己本国的音乐语言有较多差异时,人们往往容易感到这样的作品拥有更为鲜明的民族特点。例如,勃拉姆斯的交响曲同斯拉夫作曲家的作品,在拉丁语第国家的听众看来,显然是后者更有民族特点,尽管勃拉姆斯也是民族的。但是反过来德国的听众可能更容易觉察到德国作曲家的某些作品所具有的地区特点——勃拉姆斯的作品以北德为背景,而理查·施特劳斯有时总是带有巴伐利亚的倾向。
      以本国历史为题材并采用鲜明的民族语言写成的作品,包括歌剧和交响音乐作品等,容易在本国听众中唤起爱国的强烈情绪;音乐因拥有情绪的巨大感染力,常被用以作为斗争的重要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芬兰还为俄罗斯帝国所吞并,这时沙皇政权就明令禁止演奏西贝柳斯的交响诗《芬兰颂》,当捷克处于希特勒的蹂躏之下时,斯美塔那的歌剧和交响诗同样也被禁演。
      十九世纪民族主义运动本质上肯定有其进步意义,因为它曾带来大量被埋藏着或者被忽视的民族民间音乐,并以众多具有无可争辩的艺术价值的作品,创立了伟大的民族音乐文化。

印象派

印象主义是十九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艺术风格。印象派艺术家的活动虽然属于十九世纪的范畴,但是他们所探寻的这种新语言、新风格,却意味着同浪漫主义的一些传统形式与风格的决裂,并为二十世纪以“现代派”面目出现的各种艺术做好了准备,因此,印象派很自然地成为联结两个世纪的纽带。由于印象主义首先是在绘画中出现的,再加上法国诸姊妹艺术之间的相互联系又特别密切,因此,谈论音乐上的印象主义,首先也得从法国的印象主义绘画谈起。
      印象主义这个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风景画《印象:日出》得来的。那是在1874年,巴黎一些反对学院繁琐教学和向传统绘画原则挑战的青年艺术家,第一次独立举办了旨在同官方沙龙相抗衡的画展,展出近三十位画家的作品。这次画展受到了舆论的奚落,人们无礼地嘲弄这些艺术家,随随便便地从莫奈的这幅画为他们取上“印象主义者”的诨号。由于这群青年艺术家对待“印象主义”这一贬称并不怎样介意,从此这个含混不清的偶得之词便保留了下来。其实,印象派艺术家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他们的气质和造诣各不相同,追求的理想也各有异,因此,相继举行的八次印象派联合画展中,送展的作者常有变易,而且到1886年为止这种画展也就不再举行了。法国给画上的印象主义虽如上述得名于1874年,但它的渊源还可以上溯到法国画家马奈在1863年有“落选作品沙龙”展出的《草地上的午餐》。法国绘画上的印象主义从它在巴黎第一次公开出现后,不久便成为一种国际性的风格,它的影响相当深远,除绘画外,还涉及及到姊妹艺术如文学和音乐诸领域。
印象主义绘画不同于其他绘画之处,在于它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即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印象派画家的这一选择,是同当时自然科学界对光的传播与照射的物理研究成果密切相关的。
      人们的视觉之所以能感知自然界中的物体,都得以光所提供的条件为其前提。阳光笼罩万物,使各种物体呈现出不同的色泽,换句话说,所有的物体都是染色的形,人们就是根据不同表面的不同色泽,即从不同染色面的分界才得以认知物体的形状的。如果光一消失,形和色也就不见了。所以印象派画家认为,在表现光的过程中,他们也就找到了绘画艺术的一切。于是,干草堆、教堂、白杨树和泰晤士河等,便在不同的时辰中一再地被描绘(同一个对象可以画出几十幅);由于艺术家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光线和空气对色彩的影响方面,至于画布上所描绘的受光物体便变得越来越不重要的。印象主义绘画技法的基本原理是色彩分解,即只用光谱中的七种纯色作画,象这样取消各种混合色而在画布上只并列不同纯色而让观者凭自己的视觉自行加以调合的做法,可以保持每一种纯色的新鲜和光彩,从而创造出更为强烈的发光度。印象主义运用光谱纯色的画法,后来在以修拉(G.Seurat,1859-1891)和西涅克(P.Signac,1863-1935)为代表的新印象主义(或称点彩主义、分割主义)中又有了发展。印象主义后派(Post-Impressionnisme)的三大画家——塞尚(P.Cezanne,1839-1890)、高更(P.Gauguin,1848-1903)和凡·高(V.W.van Gogh,1853-1890),虽然有的被称为反印象主义者或象征派,而且各人也各有新的追求目标,但他们都接受印象主义的纯粹和光辉的色彩、自由的取材和运用纯色与碎笔触描绘形象的技法,同印象派还是有瓜葛的。
      印象派画家的风景画,把过去被忽略的许多现实的色调变为众所共有的财富,这无疑是印象主义做出的巨大贡献。但是印象派画家不关心作品的思想性,这又是一个根本性缺陷。印象主义后派的大师高更曾经说过:“印象派研究色彩仅仅是为了装饰效果,这样他们就给表现带上了枷锁,因而丧失了自由……他们是明天的官方画家。”高更对印象派命运的预言确实应验了——这些标榜“独立”的印象派画家,有的却一直在指望着从官方沙龙获得荣誉,莫奈和雷诺阿等人就都是这样。音乐上的印象主义一词是从绘画借用过来的,印象派音乐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印象派音乐同样也有它的国际性影响,除了法国的德彪西、杜卡和拉威尔外,西班牙的法雅、英国的德留斯(F.Delius,1863-1934)和司各特(C.Scott,1879-1970)、意大利的雷斯庇基(O.Respighi,1879-1936)、德国的雷格(M.Reger,1873-1916)和俄国的斯克里亚宾等,时常被不同程度地划入印象派;至于同印象主义有所接触、个别作品反映出受印象主义启发和影响的作曲家,为数就更多了。
      象印象派绘画一样,印象派音乐的主角是音响和音色。为了让色彩效果得以在音乐作品中突出起作用,印象派作曲家大胆地对十九世纪后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和形式提出挑战:为什么一部作品必须受自然音阶所包含的那几个音质的约束?为什么和弦连接必须依据从紧张到松弛、从不协和到解决的模式?为什么音乐的表达要受囚于呈示、对比(或发展)和再现的框框?对此,他们的回答是:用织体、色彩和响度以取代发展,他们还认为音乐只能暗示或者提供一种意象或心境,不必要去转述一则故事或者字面的含义。他们的具体做法,首先是在和声方面利用音的各种新的结(九和弦、十三和弦、含附加音如添加不解决的二度间的和弦,以及各种增和弦等)和这些非常复杂的和弦的连接(一个个不协和和和弦的并列),而创造出不断闪烁的强烈色彩,就象印象派绘画的纯色并列一样。从这里可以看出,和声的进行完全是服从于音色效果的,配器方面也是这样。瓦格纳式的庞大乐队编制还是保留着,但用非常雅致的手法加以处理:铜管乐器常常加用弱音器,木管乐器则多使用其神秘动人的低音区,弦乐器的分奏也相当细密,打击乐器中的钟琴、钢片琴和三角铁,以及竖琴在色彩性处理上都发挥了很大作用。同音色效果密切相关的还有力度方面的因素——印象派作曲家为了突出音乐的恬淡、纤巧、妩媚、甚或带点伤感等情调,爱用弱奏和极弱奏,乐曲中的力度高潮大都只是短暂的闪现。至于旋律方面,在器乐作品中往往没有大段的旋律,而是一些互不连贯的短小动机的瞬息自由飘浮,其中变化多于稳定,正如德彪西所说,旋律的连绵进行从不被任何东西打断,而且永远不回复它的本来面目。还有,一般总是避免节拍重音的节奏型,各种调式音阶、全音音阶和东方的五声音阶,以及丰富而复杂的织体,都成为印象派音乐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印象派音乐喜欢反映微妙和难于捉摸的东西,而不喜欢堂皇、不朽的雄伟气派;喜欢暗示和隐喻,而不喜欢过分夸张、直率和毫无保留。所以,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色调变化,都是印象派音乐的明显标志;它所塑造的种种幻象、印象和气氛,都同莫奈的模糊印象、塞尚的奇异梦境、雷诺阿的美妙温柔、修拉的眩眼精巧相对应。印象派音乐的精致而优美的音乐语言,同浪漫派音乐夸张的响亮音调,同样达到了很高的审美境界,同样受人抚爱。
印象派音乐是十九世纪最后一种富于特征的风格,它反映了一个新时代的变化的初步迹象,是新世纪音乐的许多重要特点和精神意境的发端。上面说过,印象派是联结两个世纪的纽带,指的也就是这一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UID
226539
帖子
196
主题
2
金币
2
激情
70
积分
22
注册时间
2007-3-31
最后登录
2015-6-30
3
发表于 2007-4-29 20:35:33 |只看该作者
不是吧?楼主把西方音乐史的东西全搬上来了啊!~~~
我也喜欢点古典的音乐,我的偶像YNGWIE就是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

使用道具 举报

崂山道士

偶是上帝的孩子^^

Rank: 3Rank: 3

UID
124799
帖子
473
主题
12
金币
394
激情
47
积分
441
注册时间
2005-12-10
最后登录
2023-3-31
4
发表于 2007-5-23 23:32:59 |只看该作者
把这个帖子收藏了,回头好好看看...谢谢LZ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UID
125609
帖子
263
主题
66
金币
7
激情
218
积分
33
注册时间
2005-12-12
最后登录
2017-10-19
5
发表于 2007-6-3 02:33:24 |只看该作者
西音史学的不错哈~呵呵~楼主学音乐学专业的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UID
414141
帖子
9147
主题
1
金币
7262
激情
9576
积分
8177
注册时间
2010-3-1
最后登录
2024-10-31
6
发表于 2019-9-6 15:55:27 |只看该作者
古典音乐被很多人认为深奥难懂,许多人都不敢或者说是不愿意接受古典音乐;许多愿意尝试接受它的人又不知如何开始欣赏古典音乐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註@冊


联系微信QQ:5087708 Email:5087708@qq.com
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友上传分享,仅供试听,若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